大家都在看
现代珐琅彩料与古代有什么不同
最佳答案
1. 珐琅是一种古老的玻璃,属于硼酸盐玻璃。珐琅工艺起源于拜占庭的东罗马帝国(大约公元6世纪),在12-13世纪达到高峰,并传播至世界各地。传说这种技术在唐宋时期已经传入中国。
2. 景泰蓝,原名为“铜胎掐丝珐琅”,因明代景泰年间广泛流行而得名。它以其丰富而华丽的蓝色和卓越的品质而著称,通常被称为“景泰蓝”。
3. 搪瓷,学名为“瓷胎画珐琅”,并非仅存在于景泰蓝之中,它是一个新的品种,直到清代才出现。在清代,尤其是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的推动下,搪瓷彩瓷器成为宫廷中非常珍贵的瓷器品种。
4. 清代的搪瓷制作工艺与其他宫廷瓷器不同。首先,在景德镇高温烧制瓷器,然后运送到北京清宫内务府造办处绘彩,最后在专门的彩炉中再次烧制。
5. 康熙时期的搪瓷彩瓷采用进口材料,特别是玫瑰红或胭脂红色素,因其含有微量金而展现出明显的晕染效果。与此同时,中国传统的彩料与水或胶水调和,而搪瓷彩料则采用西方的油画颜料调配方法,使得绘画效果更为立体和有层次感。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