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明显陵景区历史信息
最佳答案
在明代帝陵中,显陵景区历史信息显示了其独特性。前宝城建于正德十五年,是按照藩王规制为朱祐杬建造的坟墓。后宝城则建于嘉靖十八年,是朱祐杬被追尊为皇帝后,与其妻合葬所建。两宝城间以瑶台连接,整体呈哑铃状。新旧地宫间,地宫平面从长圆形转变为正圆形,这标志着显陵在明陵中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
作为独立的陵区,显陵周围建有"净瓶"形状的外罗城,与陵宫区的围墙相对,形成了内外罗城的布局。显陵建筑仿照天寿山七陵之制,其中心铺筑的石板被称为"龙脊",两侧填充鹅卵石,称为"龙鳞",再以牙子石收束,总称为"龙鳞道"。全长1360米,这种做法既满足了陵寝建筑的功能需求,又体现了经济实用性,展示了古人的智慧。
琉璃影壁、棱恩门两侧的琉璃影壁,呈八字形,为明代帝陵中独特之例。影壁上部为瓦檐,檐下是琉璃仿木构件,下部为须弥座,花心正面为琼花图案,背面为双龙图案,做工精美。显陵的碑亭数量远多于天寿山各陵,从敕封纯德山碑到御赐祭文碑,共九通之多,皆建有碑亭(楼)。这些碑亭不仅记录了陵区的土地和建筑管理内容,也记载了嘉靖皇帝和臣下的歌功颂德。
显陵的排水设施九曲御河,全长近2000米,砖石结构,为陵区的排水设施。其排水体系完善,体现了风水理论的完美,与前七陵形成显著区别。明堂的位置设计了内明塘和外明塘,内明塘位于棱恩门前的广场中心,直径33米,外明塘位于新红门西侧的轴线上,呈椭圆形,东西长120米,南北宽90米。这种设计在天寿山各陵中所无,也是已知明代陵寝中的孤例。
红门是帝陵建制的主体建筑之一,显陵出于风水理论的考虑和修建外罗城的需要,建有两道红门。其中旧红门建于嘉靖六年,新红门建于嘉靖十九年,为外罗城城门。两道红门不在一条中轴线上,形成了显陵的又一重要特色。显陵景区的历史信息揭示了其在明代帝陵中的独特地位和价值。
扩展资料
明显陵位于钟祥市城东北7.5公里的纯德山,是明世宗嘉靖皇帝的父亲恭睿献皇帝朱祐杬、母亲章圣皇太后的合葬墓。1988年元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11月30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