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节气具体时间和含义

2025-03-04 09:15:3375 次浏览

最佳答案

1. 立春:太阳位于黄经315度,2月2-5日交节,标志着春天的开始。

2. 雨水:太阳位于黄经330度,2月18-20日交节,此时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雨水增多。

3. 惊蛰:太阳位于黄经345度,3月5-7日交节,春雷开始响起,蛰伏的动物苏醒。

4. 春分:太阳位于黄经0度,3月20-22日交节,昼夜平分,春季过了一半。

5. 清明:太阳位于黄经15度,4月4-6日交节,万物生长旺盛,清明祭祖。

6. 谷雨:太阳位于黄经30度,4月19-21日交节,雨水滋润大地,农作物开始播种。

7. 立夏:太阳位于黄经45度,5月5-7日交节,夏天开始,万物生长迅速。

8. 小满:太阳位于黄经60度,5月20-22日交节,夏收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9. 芒种:太阳位于黄经75度,6月5-7日交节,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10. 夏至:太阳位于黄经90度,6月21-22日交节,白昼最长,夏收夏种进入高潮。

11. 小暑:太阳位于黄经105度,7月6-8日交节,天气开始炎热,但尚未达到最热。

12. 大暑:太阳位于黄经120度,7月22-24日交节,一年中最热的时期。

13. 立秋:太阳位于黄经135度,8月7-9日交节,秋天开始,天气逐渐转凉。

14. 处暑:太阳位于黄经150度,8月22-24日交节,炎暑即将结束,秋收开始准备。

15. 白露:太阳位于黄经165度,9月7-9日交节,天气转凉,露水开始出现。

16. 秋分:太阳位于黄经180度,9月22-24日交节,昼夜平分,秋收秋种正忙。

17. 寒露:太阳位于黄经195度,10月8-9日交节,气温进一步下降,露水增多。

18. 霜降:太阳位于黄经210度,10月23-24日交节,初霜出现,秋收进入尾声。

19. 立冬:太阳位于黄经225度,11月7-8日交节,冬天开始,万物开始凋零。

20. 小雪:太阳位于黄经240度,11月22-23日交节,天气转冷,开始降雪。

21. 大雪:太阳位于黄经255度,12月6-8日交节,降雪增多,地面开始积雪。

22. 冬至:太阳位于黄经270度,12月21-23日交节,白昼最短,黑夜最长。

23. 小寒:太阳位于黄经285度,1月5-7日交节,天气继续转冷。

24. 大寒:太阳位于黄经300度,1月20-21日交节,一年中最冷的时期。

节气与中气:每月有一「节」与一「气」区分,「节」为月之始,「气」的最后一日为月之终。

二十四节气和文化:节气反映了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过程,是每年季节变更的重要标志,对农业生产非常重要。中国农民为了更方便地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事,长期以来形成了一些有关的民谚。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