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三家分晋和三分归晋分别指的是什么

2025-03-06 19:21:13116 次浏览

最佳答案

三家分晋是指在中国春秋末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分割的事件。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周威烈王封三家为诸侯,这一事件也成为司马光编撰的《资治通鉴》记载的起点,标志着春秋与战国的分界。前376年,韩、赵、魏废晋静公,将晋公室剩余土地全部瓜分,彻底结束了晋国的历史,韩、赵、魏三国也因此被合称为“三晋”。这一事件不仅是中国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确立的标志,也意味着战国时代的开始。

三分归晋则是指在中国三国末期,司马氏家族篡魏灭蜀之后,再兵伐东吴,最终灭掉孙皓,使得曹操、刘备、孙权为主的魏、蜀、吴三国归于晋帝司马炎,史称西晋。汉末长达84年的分裂时期,战争不断,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和苦难。西晋统一后,社会相对安定,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迁移人口、劝课农桑、轻徭薄赋等,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西晋的统一在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正可谓“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