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其他关系

2025-03-07 07:45:4481 次浏览

最佳答案

西南联大,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具特色的一所大学,其存在时间虽不足九年,就读学生仅八千有余,条件简陋、生活艰苦,却培养出了一大批卓越人才。其中,两位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与李政道,三位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黄昆、刘东生与叶笃正,六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近百位中国科学院与中国工程院院士,都在科学、教育、新闻、出版、工程技术、文学艺术等领域中成为行业与政治骨干。在台湾与海外,西南联大校友亦不乏成就卓著之人。

西南联大不仅汇集了众多学术大师,其在教学与科研上成绩斐然,成为学术重镇与人才培育的摇篮。在爱国民主运动中,西南联大更是发起者与策源地,被誉为“民主堡垒”。多名校友投身革命斗争,成为各级领导干部,部分已跻身国家领导人行列,更有近30位校友在抗日战争与革命斗争中献身,成为烈士。

在如此艰苦与简陋的条件下,西南联大能作出如此突出贡献,引起学者研究的兴趣。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历史学教授JohnIsrael(中文名易社强)对此问题进行了多年的研究,并多次访问大陆与台湾。他指出,西南联大是中国历史上最具意思的一所大学,在极端困难的环境中,保存了最完善的教育体系,培养出最优秀的人才,其研究价值不可忽视。

谢泳教授总结了西南联大的成功经验。首先,得益于当时中国大学管理者对教育的尊重与学术独立的追求。其次,大学保持独立性,教授敢于抵制与拒绝不当指令。在西南联大,从梅贻琦到众多教授,对各种指令有所抵触,但多采取应付态度。第三,实现教授治校,负责教授对自己要求严格,权力之大超乎想象。对不合理命令,教授们敢于据理力争或公开抗议。教授们反对行政当局的事件屡见不鲜,因为那时大学教授自由流动,无需惧怕校长或教育当局,不合适的就离职,另有去处,心态从容而平静。第四,校长的合作精神。在三校校长的合作下,将大批教授团结起来,延续中国教育命脉成为可能。

西南联大的许多精神,特别是学术独立、大学独立、科学与民主精神、兼容并包与学术自由精神、艰苦奋斗精神、敬业勤学精神、为共同事业团结合作的精神,至今仍值得我们学习与传承。西南联大所展现出的教育理念与实践,对于当今社会与教育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与借鉴价值。

扩展资料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中国抗日战争期间设于昆明的一所综合性大学。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全面发动侵华战争。为保存中华民族教育精华免遭毁灭,华北及沿海许多大城市的高等学校纷纷内迁。抗战八年间,迁入云南的高校有10余所,其中最著名的是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西南联大是由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和私立南开大学联合而成。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