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征说的的天下大治是什么意思

2025-03-12 14:01:58110 次浏览

最佳答案

天下大治,形容国家政治形势安定。

典故:太宗称帝不久,召集魏征、封德彝等大臣讨论如何治国的大政方针。太宗说:“现在处在天下大乱之后,想要治理好国家实在不易。”魏征说:“不然。人民遭受了战乱之后,治国正容易见效。这比如给饥人吃饭,给渴人喝水,是不费力的事。”

封德彝说:“不对。三代之后,风气坏了,所以秦朝要用严刑峻法来治理。汉朝也不能恢复三代用道德、文教来治国。这不是不愿意恢复三代的德治,而是想恢复,但形势不许可。”

魏征听丁,针锋相对地予以驳斥:“德治、法治,在人倡导,德治就得出德治的结果,法治就得出法治的结果。如果说秦汉时风气已坏,不能变好,那么现在的人早该变成魔鬼丁。”唐太宗赞成魏征的意见,注重德治,所以造成了唐初天下大治,边地蛮夷都来归服的局面。

扩展资料

纵观魏征辅佐李世民的整个时期,可以发现魏征的直谏并非所谓的死谏,而是在治国、平天下的同时进一步巩固他与李世民间君臣关系的平衡,最大限度地为自己在这场政治角力中争取稳势甚至优势。

长期以来初唐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民族关系使得唐太宗对魏征采取了这种君臣的平衡关系。

一是怕穷究余党,打击面太宽,容易激乱,不利于新政权的稳定;

二是魏征等人虽为建成属员,但亦是高祖李渊的臣属,李渊尚在,不能不有所顾忌;

三是李世民希望利用魏征笼络山东豪杰,并达到制约山东士族集团的目的。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