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出伏流,一泻汪洋象征的意义是什么

2025-03-17 18:50:0790 次浏览

最佳答案

河出伏流,一泻汪洋象征的意义是什么介绍如下:

"河出伏流,一泻汪洋"这一成语描绘了河水从地下冒出来后,浩浩荡荡奔腾千里的壮丽景象。它不仅代表了河流在地形阻挡下由潜藏状态转为显著流动的过程,也象征着生命的起源、成长和归宿,体现出生命的磅礴和伟大。此外,这个成语还被用来寓意少年中国的发展无可限量,展现出一种充满希望和活力的精神面貌。

【一泻汪洋 yī xiè wāng yáng】:形容水流迅速,水势浩大。相似词:一片汪洋 汪洋 汪洋恣肆 汪洋大海 一泻千里 一泻万里 泪眼汪汪 眼泪汪汪 。

一、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鹤去鹤来,潮起潮落,云卷云舒,物生物灭,韶光易逝。

二、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奇花初胎,百芳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

三、日出东方,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四、少年,展现着“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的气质。

五、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六、婴儿身躯过于发达的泪腺,已经开始分泌泪水,准备一泻汪洋了。

七、“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闲时重新捧读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仍被字里行间横冲直撞的方刚血气所打动。

八、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朗朗的读书声回荡在广西大学综合实验楼前。

九、“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

十、105年前,梁启超在新老交替的历史片断里,为即将到来的“新中国”祈愿“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