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性材料分为哪几类 磁性材料的特性有哪些

2025-03-23 13:52:4295 次浏览

最佳答案

磁性材料主要分为六类,具体如下:

1、铁磁性材料,如铁、镍、钴及其合金,它们在外磁场作用下能够被强烈磁化,表现出极强的磁性。

2、顺磁性材料,如铝、铬、铂等,在外磁场中只能微弱地被磁化,不表现或只表现出极弱的磁性。

3、抗磁性材料,如铜、金、银等,能抗拒或削弱外磁场对材料本身的磁化作用,表现出微弱的抗磁性。

4、软磁材料,具有低矫顽力和高磁导率,容易磁化和退磁,主要用于导磁和电磁能量的转换与传输,如电感器、变压器等。

5、永磁材料,也称为硬磁材料,一经磁化即能保持恒定的磁性,常用于电声、电子电器等领域。

6、矩磁材料,可制成记忆磁心等。

磁性材料具有以下特点:

1、即使没有外磁场,在材料内部各个小区域(磁畴)内仍存在永久磁矩。未经磁化的磁性材料在没有外磁场时各磁畴的磁矩方向是任意分布的,其矢量和为零,故材料整体并无磁性。

2、容易磁化,这是由于在外磁场作用下各磁畴的磁矩方向力图转到磁场方向,从而得到很大的磁感应强度B。根据公式B=μrB0(B0是在真空中的磁感应强度),磁性材料的相对导磁率μr是非常大的,实际值在10~10之间,而非磁性材料的μr≈1。

3、存在磁饱和现象,即B随H增大而增大,但增大到一定值Bs后,就不再随H而增加。Bs是该磁性材料的饱和磁感应强度。出现饱和现象的原因是H达到一定值后所有磁畴的磁矩都转到磁场方向,因此B和H便不成线性关系,导磁率也不是常数,而是和磁场强度有关。

4、存在磁滞现象,即磁感应强度的变化滞后于磁场的变化。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