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沁水鼓儿词详细介绍
最佳答案
沁水鼓儿词,一种源自明末清初的传统曲艺表演形式,盛行于清代,达到巅峰在民国初年到20世纪50年代。2000年,该艺术内容被收录于《中国曲艺志山西卷》。沁水鼓儿词属曲艺类,主要通过说唱艺术展现。
其说唱板式分为四种:流水板、一横板、二横板、三横板。起初,表演者仅一人自打自唱,伴奏仅用小鼓与挎板。然而,随着时代变迁,伴奏乐器逐渐丰富,至清末至民国年间,弦乐与打击乐被引入,一人多用的表演方式得以创新。60年代,京胡、二胡、板胡、低胡、唢呐等民族乐器也加入伴奏。
沁水鼓儿词表演的道具包括醒木(惊堂木)、鼓箭、简板。表演曲目多为传统古书内容,如《包公传》、《烈女传》、《五女兴唐传》、《回文屏》、《汗巾记》、《五猪孝母》、《十八女行孝》、《王祥卧冰》等。为适应革命工作的需要,艺人自1941年起编写了如《智取华山》、《送公粮》、《王大娘养鸡》、《周小卷巧治胡不安》、《安家》等时代曲目。
然而,“沁水鼓儿词”的道白与说唱语言具有局限性,难以拓宽市场。加之,“鼓儿词”多由盲艺人表演,他们对艺术创新与再生存在困难。多年来,艺人无创新,甚至逐渐削减原有唱腔与板式。现代艺术的冲击促使他们逐渐退出市场,导致“鼓儿词”面临失传的危机。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