谚语 歇后语 名言警句 格言 有什么区别?

2025-04-01 10:04:56107 次浏览

最佳答案

谚语是人民群众口头流传的习用的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来反映深刻的道理。

谚语是民间集体创造、广为口传、言简意赅并较为定型的艺术语句,是民众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规律性总结。恰当地运用谚语可使语言活泼风趣,增强文章的表现力。谚语多半在民间口语中广泛流传,表达人们丰富的社会生活经验,闪耀着人民智慧的光芒。谚语不仅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结晶,同时在外国也收到广泛应用。谚语反映的内容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

心专才能绣得花,心静才能织得麻

一回生,二回熟,三回过来当师傅

珍宝丢失了还可以找到,时间丢失了永远找不到

歇后语是我国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像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

歇后语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语,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

如:

雨打黄梅头—倒霉。(倒梅)

半两棉花——免谈。(免弹)

秃子打伞——无法无天。(无发无天)

格言是一个人机智之精华,众人汇成的睿智.聪明人的智慧,老年人的经验,都在格言里面。在内容上它是人生经验和规律的总结,具有教育意义;在语言形式上简洁而精练。因此,格言与谚语、名言警句等有着直接的血缘关系,可以说,只要是有教育意义的精练语句,都可以称为格言。只是谚语来源于民间无名氏之口,或经众人加工而成,而名言警句则大多数出于名人之口。

格言包括的内容不是太广泛,简单的说"格言"大多是以激励的意思为主,一般出自古代的书面文献,经引用后广泛流传,至今仍具有教育意义。由于流传时间久,人们或许已经不知道或不注意其出处,只注意教育意义。

名言警句之所以叫名言警句是因为是名人说的话,

名言警句:

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

——

萧楚女

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

——

列夫·托尔斯泰

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

鲁迅

格言:

命运就是对一个人的才能考验的偶然。

聪明的人造就机会多与碰到机会。

平凡的人听从命运,只有强者才是自己的主宰。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