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古籍中的羊乳简介
最佳答案
《中医大辞典》·羊乳羊乳为中药名,出《本草经集注》。来源牛科动物山羊CaprahircusL.或绵羊OvisariesL.的乳汁。性味甘,微温。功能主治补虚润燥,和胃,解毒。1.治虚劳羸瘦,消渴,心痛,反胃,哕逆。煮沸内服。2.涂敷口疮,漆疮。化学成分每100g约含蛋白质3.8g、脂肪4.1g、碳水化物5g,钙140mg,磷106mg,铁0.1mg,维生素B10.05mg,维生素B20.13mg,尼克酸0.3mg,维生素C1mg,维生素A80IU。《*辞典》·羊乳出处《本草经集注》拼音名YánɡRǔ来源为牛科动物山羊或绵羊的乳汁。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羊肉"条。化学成份每100克约含水分87克,蛋白质3.8克,脂肪4.1克,碳水化物5克,灰分0.9克,钙140毫克,磷106毫克,铁0.1毫克,硫胺素0.05毫克,核黄素0.13毫克,尼克酸0.3毫克,抗坏血酸1毫克,维生素A80国际单位。与牛乳比较,山羊乳较富于脂肪及蛋白质,而绵羊乳更高。山羊、绵羊乳脂肪的脂肪酸,饱和者皆以棕梢酸为最多,但山羊比绵羊含肉豆蔻酸、癸酸较多;不饱和脂肪酸皆以油酸为主,也稍含十二碳烯酸、十四碳烯酸、十六碳烯酸等。性味甘,温。①《别录》:"温。"②《药性论》:"味甘,无毒。"功能主治温润补虚。治虚劳羸弱,消渴,反胃,哕逆,口疮,漆疮。①《别录》:"补寒冷虚乏。"②《药性论》:"润心肺,治消渴。"③《孟诜》:"治卒心痛,可温服之。"④《食疗本草》:"补肺、肾气,和小肠,亦主消渴,治虚劳,益精气。"⑤《日华子本草》:"利大肠,(治)小儿惊痫疾。"⑥《本草纲目》:"治大人干呕及反胃,小儿哕啘及舌肿,并时时温服之。"用法用量内服:煮沸
详见百科词条:羊乳 [ 最后修订于2024/8/11 19:16:27 共936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