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笄之年详细资料大全

2025-05-15 20:57:13115 次浏览

最佳答案

及笄之年,出自《礼记·内则》,特指女子满15岁的年纪。这一称谓既反映了古代女子已到达适婚年龄,也体现了其生理和心理的成熟。在古代,女子满15岁结发,并用笄子贯之,因此得名及笄。此外,“及笄”亦指已到结婚年龄,如“年已及笄”用来形容女子已经到了适婚的年纪。

基本介绍:

1. 中文名:及笄之年

2. 含义:15岁女孩的代称

3. 出处:《礼记·内则》

4. 读音:jí jī zhī nián

5. 释义:笄,即拼音jī,指束发用的簪子。

6. 相关:

- 襁褓:不满周岁

- 孩提:二三岁

- 始龀(chèn)七八岁

- 总角:幼年的儿童,头发上绾成小髻。后来用以指代儿童的幼年时代。

- 垂髫:指儿童幼年。古时儿童未成年时,不戴帽子,头发下垂,故以“垂髫”代称儿童的幼年。

- 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四岁

- 束发:男子十六岁

- 及笄:古时称女子年在十五为“及笄”,也称“笄年”。笄是簪子,及笄,就是到了可以插簪子的年龄了。

- 弱冠: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以“弱冠”代称20岁,意指年轻且已至成年。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