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我国首次可燃冰是在哪里发现的?
最佳答案
1. 在2009年9月,我国地质部门在青海省海西州的天峻县首次发现了可燃冰,这是一种环保新能源。
2. 可燃冰,通常指的是天然气水合物,是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天然气和水形成的类冰状结晶物质。它的化学式为CH·nHO,是一种有机化合物。虽然外表看起来像冰,但一经点燃就能燃烧,因此得名“可燃冰”。
3. 可燃冰广泛分布于陆地永久冻土、岛屿斜坡、深海以及内陆湖泊深水等地区。
4. 关于可燃冰的资源量,我国主要分布在南海海域、东海海域、青藏高原冻土带以及东北冻土带。据估计,这些地区的可燃冰资源量分别约为64.97万亿立方米、3.38万亿立方米、12.5万亿立方米和2.8万亿立方米。
5. 科学家们测算,1立方米的可燃冰,在常温常压下可释放出164立方米甲烷气体和0.8立方米的淡水。甲烷是一种可燃气体,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污染物质。因此,可燃冰被认为是21世纪极具潜力的洁净新能源。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