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丽尼丽尼《鹰之歌》赏析
最佳答案
丽尼的《鹰之歌》是一篇发表于1934年12月的深情散文,通过赞美雄鹰,作者巧妙地表达了对在反动派残酷迫害中逝去的挚友的怀念和敬仰。散文的中心并非详述事件,而是以深沉的抒情和含蓄的笔触,揭示了作者在那个由希望变为绝望、光明变为黑暗的时代所经历的苦涩与哀伤。女友对鹰的赞美——“鹰有强健的双翼,能飞得高飞得远,无论黎明还是黑夜都能翱翔”,实际上是对女友坚韧性格和不屈精神的隐喻。
《鹰之歌》象征着旧世界的叛逆者和黑暗中奋勇抗争的革命者,它代表了在逆境中仍保持飞翔姿态的顽强战斗精神。作者着重描绘了高空盘旋的雄鹰,这既是女友的化身,也是所有英勇战士的象征。通过对鹰特征的深入描绘,作者成功地将鹰的形象与女友的个性融为一体,使其成为永恒的主题。
文章的开头部分,作者以艺术家的眼光描绘了南方黄昏的壮丽景色,从天空的红霞到鹰的飞翔,构建出一幅色彩浓重、情感深沉的画面。这种多层次的描绘不仅强化了作品的情感深度,还赋予了散文诗般的美感,增强了艺术感染力。通过连续使用“南方”、“黄昏”、“晚霞”等词汇,作者构建出富有节奏和韵律的诗句,增强了文字的层次感和画面感。
扩展资料
原名郭安仁的丽尼1909年生于湖北孝感,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一位有影响的散文家,有巴金为其编选的《白夜》和《鹰之歌》两本散文集存世。新中国成立后,丽尼历任武汉大学中文系教授,武汉中南人民出版社编辑部副主任、副社长兼总编辑,广州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并为《译文》(后改名《世界文学》)编委;“文革”中受到迫害,1968年殁于广州。1978年9月平反昭雪,恢复名誉。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