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落窠臼“详解

2025-06-22 18:49:5875 次浏览

最佳答案

发音:bùluòkējiù

释义:窠:鸟兽或昆虫的巢穴。臼:捣米的器具。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

宋·吴可《学诗》诗:“跳出少陵窠臼外,丈夫志气本冲天。”

造句:颐和园的设计风格真是独具匠心,不落窠臼。

示例:1.这位年轻画家的画在创作手法上不落窠臼,别具一格。

注:不能用于形容人的性格

【近义词】别具一格、别开生面、别具匠心、不落俗套

【反义词】依样葫芦、千篇一律、如法炮制

用 法动宾式;作主语、谓语、定语;用于文章或艺术。

【成语故事】中秋夜,贾府在大观园中设团圆宴,众人散去后,林黛玉独自凭栏伤心流泪,史湘云来安慰她。两人转换话题,改对月吟诗联句,她们就大观园的建筑名称由来而发感慨,其中“凸碧山庄”与“凹晶溪馆”的取名不落窠臼。

注意:不可写作“不落巢臼”。

成语资料

成语举例:这“凸”“凹”历来用的人最少,如今直用作轩馆之名,更觉新鲜,不落窠臼。(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六回)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主语、谓语、定语;含褒义,用于文章和艺术品

成语结构:动宾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窠,不能读作“ke”或“ɡuǒ”。

成语辨形:窠,不能写作“巢”。

成语辨析:不落窠臼与“不落俗套”有别:不落窠臼偏重于有独创性;多用在书面语;“不落俗套”偏重于摆脱老框框;多用在口头语里。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