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邕个人简介

2025-07-02 13:31:4893 次浏览

最佳答案

蔡邕,东汉时期一位杰出的文学家、书法家,生活在公元132年至192年间。他的字是伯喈,来自陈留圉(今河南杞县南)。在权臣董卓统治时期,蔡邕担任左中郎将,因此后世也称他为“蔡中郎”。

东汉灵帝熹平四年,洛阳发生了一件轰动的事件。在太学门口立起了石碑,内容是官方钦定的《六经》,成为天下读书人校订文字的范本,这就是著名的《熹平石经》。当时,太学异常热闹,每天前来观赏和临摹的人众多,车辆多达上千辆,甚至堵塞了道路。书写《熹平石经》的正是东汉大文学家、大史学家、大音乐家、大画家、大书法家蔡邕。

蔡邕的学识不仅限于经史,他的辞赋等文学造诣同样卓越。更令人称道的是他在书法方面的成就,尤其是隶书,蔡邕的造诣最深,名望最高。他有“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有神力”的美誉。

在汉灵帝熹平四年,蔡邕等人正定了儒家经本《六经》的文字。蔡邕认为,由于俗儒穿凿附会,经籍中的文字错误甚多,为了不误导后学,他上奏请求正定这些经文。诏书批准后,蔡邕亲自书写文字于碑石,并命工人镌刻,立于太学门外,共有46块碑石,被称为《鸿都石经》,也被称为《熹平石经》。据说,石经立起后,每天观看及摹写的人坐的车辆数量达到了1000多辆。

扩展资料

蔡邕(公元133年-公元192年),字伯喈,陈留圉(今河南省开封市陈留镇)人,东汉文学家、书法家。权臣董卓当政时拜左中郎将,故后人也称他“蔡中郎”。后汉三国时期著名才女·蔡琰(蔡文姬)之父。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