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怎样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最佳答案
树立尊重、顺应、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基础。在经济发展中,应更加注重遵循经济规律,同时也需尊重自然规律。一些地区因过分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导致对自然的破坏,削弱了可持续发展能力。人类与自然应平等对待,人类的行为应遵循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发展。在生产力布局、城镇化发展、重大项目建设时,需充分考虑自然条件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质。这要求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各层面,以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领域进行全面转变、深刻变革。生态文明理念、原则、目标需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各方面,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行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制定经济社会政策、编制规划、推动工作需遵循这一原则。节约资源,优先保护环境,在资源开发和利用中把节约资源放在首位,在环保工作中把源头治理放在首位,在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中利用自然力修复生态系统。
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和方式,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任务和重要内涵。在经济发展中,减少单位产品的资源消耗强度和能源消耗强度,减少污染物排放,减少废弃物产生。发展节能、资源循环利用、环保、循环经济等产业,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中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目标。在现代化建设中,尽可能集中集约利用国土空间,减少对自然生态空间的占用,提高能源资源消耗少、污染排放少的产业比重,利用节能减排技术进行生产,倡导绿色、低碳、适度消费。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