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书的成语故事

2025-07-06 21:32:56112 次浏览

最佳答案

1、牛角挂书

形容勤奋读书的典故。

出自《新唐书·李密传》:“(李密)闻包恺在缑山,往从之。以蒲鞯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

(李密听说包恺先生在缑山,就想去拜访。他用蒲草作的鞍鞯骑牛,在牛角上挂一卷《汉书》,一边走一边读书。)

后人遂以“书横牛角”、“角挂经”、“茧栗挂汉书”、“束书牛角”、“书挂(牛)角”、“牛角之悬”来形容勤奋读书。或以“挂犊之才”、“牛角书生”来指勤奋学习而才思卓捷的书生。

2、负薪读书 

形容勤学的典故。

出自《汉书·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买臣字翁子,吴人也。家贫,好读书,不置产业,常艾薪樵,卖以给食,担束薪,行且诵书。其妻亦负戴相随,数止买臣毋歌呕道中。买臣愈益疾歌,妻羞之,求去。买臣笑曰:‘年五十当富贵,今已四十余矣。女苦日久,待我富贵报女功。’” 

(朱买臣,字翁子,是吴地人,家里贫困,喜爱读书;不善于置办财产家业,常常割草砍柴卖了来购取粮食。担着一捆柴,边走边高声诵读文章;他的妻子也背着柴跟随着他,多次阻止朱买臣,让他不要在路上高声歌唱,朱买臣歌唱声更大,妻子对此感到羞愧,要求离开他,朱买臣笑着说:“我五十岁命该富贵,现在已经四十多了,你辛苦了很久了,等我富贵了,我要报答你的功劳。”) 

此典一般以“负薪”或“负樵”的形式出现。有时,此典也用来形容未遇时的贫居生活。

3、带经而锄  

形容生活贫苦依然坚持学习的典故。

语出《汉书·公孙弘、卜式、倪宽传》:“(倪宽)受业孔安国,尝为弟子都养(为弟子们做饭),时行凭作(有时还要下地干活),带经而锄,休息辄诵读,其精如此。”  

此典常以“带经锄”的形式出现。

4、挟策读书

比喻勤奋读书的典故。

语出《庄子·外篇·骈拇第八》:“臧与谷二人相与牧羊而俱亡其羊。问臧奚事,则挟策读书,问谷奚事,则博塞以游。”

(臧和谷两个人在一起放羊却都丢失了羊。问臧干什么来着,原来是挟着竹简读书去了;问谷干什么来着,原来是赌博游戏去了。)

策,写书的竹简。博寒,古代的一种游戏。后人便以“挟策”、“挟册”、“挟策读书”、“挟策亡羊”、“读书亡羊”表示专心致志地勤奋读书。

5、高凤流麦 

形容专心致志勤奋读书的典故。

语出《后汉书·逸民传·高凤》:“高凤字文通,南阳叶人也。少为书生,家以农亩为业,而专精诵读,昼夜不息。妻尝之田,曝麦于庭,令凤护鸡。时天暴雨,而凤持竿诵经,不觉潦水流麦。妻还怪问,凤方悟之。其后遂为名儒,乃教授业于西唐山中。”

(高凤,字文通,南阳叶人。年少时曾是书生,他家以耕种田亩为生,而他好学,读起书来日以继夜。他的妻子到田里去,院子里晾晒着麦子,临走前叮嘱他看好麦子以防鸡雀来吃。这时天突然下起暴雨来,高凤却拿着竹竿仍然在读书,雨水漫来,把麦子冲走了,他都没有察觉。妻子回来责怪高凤时,他这才反应过来。后来高凤成了著名的学者,在西唐山教书。)  

后人于是以“流麦”、“麦流”、“弃麦”、“麦不收”、“中庭麦”、“高凤”等来形容专心读书。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