甸中镇历史沿革

2025-07-11 16:29:5094 次浏览

最佳答案

甸中镇,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元朝初期,当时名为筇川县,于至元十三年(1276年)设立,归属嶍峨洲。随后在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筇川县降为乡,继续隶属于该地区。清朝康熙年间,甸中区域被划分为筇川头、筇川中、筇川尾三个乡,后来逐渐演变为甸头乡、甸中乡和甸尾乡。

民国年间,甸中镇的行政划分有所调整。民国23年(1934年),甸中镇与会川、灵湫、文兴乡合并,成为第三区的一部分。民国27年(1938年),甸中镇和文兴乡的部分区域分别归属太和乡和谧安乡。甸中在抗日战争时期,是滇中游击队的重要活动中心,滇中独立团的发源地和峨山县临时人民政府的驻地。

1949年,甸中地区经历了多次政权更迭,包括中共滇中地委的迁移和政府机构的建立。1950年,甸三区改称为第二区,随后的几年里,行政区划有所变化,包括乡、公社和区的设立与合并。1983年,甸中镇正式成立,1987年改为如今的行政结构,下辖11个行政村和61个自然村,直至2002年至2006年间,这个数字变为11个村委会、61个自然村和66个村民小组。

扩展资料

甸中镇位于峨山县城东北部,东邻红塔洛河乡,南与岔河乡接壤,西北与大龙潭乡接壤,北与易门县十街乡交界,东北与晋宁县夕阳乡毗邻,易峨公路从集镇穿过,是玉溪、晋宁、易门和峨山县的货物集散地。总耕地面积27333亩,人均1.44亩。镇政府距离峨山县城58公里。玉溪市88公里,省城昆明180公里。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