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清除

    大班的手指游戏教案

    2025-07-26 17:08:3394 次浏览

    最佳答案

    •  作为一名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大班的手指游戏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班的手指游戏教案1

       活动目标

       1、运用多种形式学习儿歌,体验乐趣,感受韵律。

       2、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

       3、巩固认识五个手指的名称,能手口一致地表演《手指谣》。

       活动准备 ppt课件:有趣的手影

       活动过程

       一、导入

       通过猜谜语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引出儿歌主题。

       教师说出儿歌谜面:两棵小树十个叉,不长叶子不开花。

       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幼儿猜出各种答案,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让幼儿知道每个人都有一双手,有很多的用途。

       二、展开

       1、教师用手指做动作,如将两个食指相对做小鸡的.嘴巴,让幼儿猜猜教师用手做出的是谁的样子,在干什么?

       2、引导幼儿进行尝试活动。

       幼儿尝试用小手做动作模仿各种事物互相猜,并发出合适的象声词。

       如将两手掌心朝内撑开做小猫的样子,并模仿小猫的叫声“喵喵喵”。

       3、学习儿歌《手指谣》。

       (1)游戏形式引出儿歌中的内容。

       教师利用课件,依次出现儿歌中实物的图片,让幼儿尝试用手指做成模仿动作,幼儿间互相比比看,谁做得最像,然后再出现课件中手指的模仿动作,并请幼儿说出象生词。

       (观看课件)

       (2)通过观看课件,帮助幼儿记忆儿歌,教师与幼儿将儿歌内容进行组合,完整的朗诵。

       鼓励幼儿可以边说儿歌边做相应的手指动作。

       (3)熟悉儿歌内容后,引导幼儿运用多种形式朗诵儿歌。

       将幼儿分成两组进行朗诵。

       4、引导幼儿进行创编。

       (1)刚才我们用五个手指分别变出了毛毛虫、小白兔、小花猫、老鹰和大灰狼,请小朋友动脑筋想一想,手指还可以变成什么?

       (2)课件演示。

       (引导幼儿发挥想象,仿编儿歌,并加上动作进行表演。)

       三、结束部分

       教师与幼儿一同表演手指谣,并请幼儿欣赏手影表演,活动自然结束。

       大班的手指游戏教案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唱歌曲,感受歌曲舒缓的特点。

       2、在认识五个手指的基础上玩手指游戏歌。

       活动准备:

       歌曲的配套自制可活动图谱,歌曲录音带等。

       活动过程:

       一、在巩固对五指认识的基础上熟悉歌词内容。

       1、教师出示五指,分别指着不同的手指,请幼儿说说他们的名称。

       2、出示歌词图谱,帮助幼儿熟悉歌词内容;天黑了,手指们要睡了,你看他们是怎么睡的?教师边念歌词,边把相应的手指弯下来表示睡了。

       3、幼儿跟着教师有节奏的学念歌词。

       重点多练第三、第四两句,注意节奏。

       二、学唱歌曲《手指游戏歌》。

       1、教师清唱歌曲两三遍,幼儿欣赏。

       刚才你听到了什么?大拇指睡了以后,老师是怎么做的?((给他轻轻的拍了两下)(这一环节解决间奏的问题)。

       2、幼儿跟着教师和琴声轻轻的学唱,边唱边配上动作。(动作可以帮助幼儿记住歌词)

       3、幼儿进行歌表演。

       请部分孩子到上面来表演,节奏出现错误教师及时纠正。

       三、复习歌曲。

       1、和孩子一起复习歌曲《摸耳朵》、《快来拍拍》、《小手爬》等。

       2、请部分幼儿来表演,锻炼孩子的勇敢技能。

    •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