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辱不惊适合什么人用

2025-08-08 21:48:2565 次浏览

最佳答案

宠辱不惊适合内心丰盈,不为外物影响的人用。

宠辱不惊,汉语成语,释义为受宠或受辱都不动心,指把荣辱得失置之度外。例句有“一个人要做到宠辱不惊是很难的。”该成语为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形容人豁达的性格。出自晋朝潘岳的《在怀县》诗:“宠辱易不惊,恋本难为思。”其相关近义词有不苟言笑、置之度外,反义词有患得患失、受宠若惊、宠辱若惊。

成语例句

1、许多科技工作者默默无闻地工作着,从不考虑个人得失,可谓宠辱不惊。

2、一个人要做到宠辱不惊是很难的。

3、执法如山方显凛然正气清正廉洁自会宠辱不惊。

4、一心为公自会宠辱不惊,两袖清风始能正气凛然。

5、作为女性,应该宠辱不惊,或者说荣辱不惊,这是一种人生境界。

6、王老教授作为新中国的优秀工作者,他从来是宠辱不惊的。

7、年过四十而不惑,个人修养已到了宠辱不惊的地步,我把功名利禄都看得很平淡了。

8、生活就是要逼自己变得逆来顺受,宠辱不惊。

9、这种人能够在商海沉浮中坐怀不乱,宠辱不惊,由卑下的起点走向伟大的成功、

10、人生如潮起潮落,这需要我们做到宠辱不惊,舒卷自如。

成语故事

唐太宗时期,有个人叫卢承庆的人,为官清廉,做事认真,讲求实际。他当的是考工员外郎。这是隶属于吏部的官职,主要负责考察官员。当时,考察官员有级别标准,先大体分成上中下,然后每一级再分成上中下,比如最好的是上上,差一点的是上中,以及中中、中下、下下之类。

有一次,卢承庆考核一个监督运粮的官员。这个人在运粮食的过程中,由于翻船把不少粮食掉进了河。因此,卢承庆只给他定了一个中下,"没给你弄个下下就是照顾你的面子了。你把船都弄翻了,国家的粮食丢失了那么多,所以只能给你中下这么一个评价。"可是,这个运粮官得到中下的评语,一点也没生气着急,反而谈笑自若,该怎么着就怎么着。

卢承庆觉得,我给他这么低的一个评价,他都没生气,说明他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这人还行;从这点上来讲,这个人有认错表现,有责任心,改个中中吧。改成中中后,这个运粮官也没因此而高兴。卢承庆心想这个人真绝,"宠辱不惊",无论怎样,他都能坦然面对。他又调查到,那次船翻了,不是他管理不善造成的,而是因为突然遇到刮大风,把粮船给吹翻了。

总之,不是人为的原因。卢承庆一想:我给他中中看来也不合适,又改成了中上。这个运粮官还是没有因此而特别高兴。从此卢承庆对他印象很好,以后在吏部考核的时候,就注意提拔了他。

据说,卢承庆自己也是一个宠辱不惊的人。他认为作为一个官员,主要是为国尽忠,官职是升是降都不在乎。他最初当过考工员外郎,后来往上当过尚书左丞,最后还当过兵部侍郎,由于老说实话,得罪了皇上,获罪被贬出去做简州司马。当简州司马的时候,卢承庆也一点没感觉到窝火。后来,朝廷把他又调回朝中当刑部尚书,卢承庆也没有因此特别高兴。

到了晚年病危的时候,卢承庆儿女们叫到床前嘱咐说:"我死后,丧事一定要从简。穿的这身衣裳就算是我的装裹,不要再给我买衣服。棺材外边也别设什么椁,也别套好几层棺材,用一层棺材装着埋了就可以。碑文不要乱写,只要老老实实写上我的履历,什么时候死的,就行了。"这就是卢承庆的遗言。可见,卢承庆不仅清廉,而且也是个对虚荣看得非常淡的人。

"宠辱不惊"这个成语,意思是指无论宠辱,都不在意;用来形容不因个人得失而动心。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