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诸葛亮“六出祁山”的功与过是什么?
最佳答案
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以其卓越的政治与军事才能,为后世所称颂。尤其是他指挥的北伐战役,更是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刘备去世后,诸葛亮辅政,接过了恢复汉室的大旗,开始亲自率兵北伐,以期实现先主的宏愿。这一段历史,被《三国演义》称为“六出祁山”。但事实上,诸葛亮率军多次北伐魏军,真正从祁山出兵的只有两次。
诸葛亮的首次北伐是在蜀汉建兴六年(228年),他利用赵云、邓芝等人的引敌之计,成功吸引魏国的主力部队,自己则率大军向祁山方向进攻。陇右的天水、南安、安定三郡见势投降,一时关中大震。魏国名将张颌被诸葛亮派去的马谡击败,诸葛亮无奈之下斩杀马谡,第一次北伐无功而返。
同年冬天,诸葛亮出兵散关,再次北伐。蜀军包围了陈仓,魏国将领陈式出兵攻打武都、阴平二郡,魏国将领郭淮救援。诸葛亮闻讯出兵支援陈式,打退郭淮,攻下二郡。蜀汉建兴九年(231年),诸葛亮再次北进,兵出祁山,遭遇魏国统帅司马懿的迎击。魏军坚守不战,蜀军粮草不济,最终退兵。
在蜀汉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最后一次率兵北伐。蜀军十万出斜谷,在渭水南岸五丈原扎营。魏国司马懿筑营阻拦,诸葛亮也分兵屯田,做长期对峙的打算。双方相持了百余天,诸葛亮积劳成疾,不久与世长辞。
诸葛亮数次北伐大都无功而返,引起后世的争议。有人认为他不善于用兵,一味穷兵黩武,导致蜀国国力消耗严重,间接导致蜀汉灭亡。陈寿在《三国志》中也认为诸葛亮不擅长军事,作战过于保守,对诸葛亮的评价是“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
客观来看,诸葛亮用兵偏重稳妥,习惯步步为营,而不善于出奇兵。但过于求稳使得蜀汉局势很难有惊人的逆转,不能因此一概否定诸葛亮的军事能力。从北伐的细节来看,诸葛亮总能用计巧取一些优势,或斩杀对方大将,或夺取一两个城池。因此,对诸葛亮军事能力的综合评价应为“合格”,但没有千秋流传的那么“神乎其神”。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