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教案

2025-08-22 15:20:0282 次浏览

最佳答案

教材分析:

民族管弦曲《春江花月夜》旨在以音乐描绘一幅美不胜收的月夜江景,情感与景色交融。曲中旋律优美,风格古朴典雅,生动秀美,充分利用音乐手法,形象再现祖国春江月夜的美景,新颖地诠释“春江花月夜”之题。音乐激发人们的想象,超越了文字描绘的意境。

《春江花月夜》原是琵琶曲,曲名《夕阳萧鼓》,已成为中国传统音乐中的瑰宝。它如山水画卷,展示春天静谧之夜,月升东山,小舟泛江,花影摇曳的迷人景象,给予人高度的艺术享受。

《春江花月夜》由引子、主题乐段、变奏和尾声构成,每个段落前有小标题,包括江楼钟鼓、月上东山、风回曲水、花影层叠、水深云际、渔歌唱晚等。

教学目的:

1. 通过欣赏《春江花月夜》,使学生了解民族音乐文化,培养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和学习兴趣。

2. 了解中国传统音乐结构特点。

3. 背诵《春江花月夜》主题。

教学重点:认识中国传统音乐结构的“鱼咬尾”和“换头合尾”特点。

教具:录音机、录像机、磁带、录像带、钢琴

教学时数:第一课时(40分钟)

教学过程:

一、导入(2分钟)

今天我们欣赏中国古曲《春江花月夜》,每个同学都听过。这套操使用的音乐就是我们要欣赏的音乐作品,请猜曲名。《春江花月夜》

二、《春江花月夜》作品简介(8分钟)

“春江花月夜”是琵琶独奏曲,流传多年,20世纪20-30年代改编为丝竹合奏,取名“春江花月夜”,并加小标题,新中国成立后编配为民族管弦乐合奏曲。小标题有:江楼钟鼓、月上东山、风回曲水等。

三、《春江花月夜》结构特点(20分钟)

这首典雅、优美的民族管弦乐曲,具有中国传统音乐结构特点。了解乐曲中的结构特点如下:

1. 江楼钟鼓:主题音乐由琵琶、古筝、箫、二胡等演奏,旋律如歌,恬静安谧。是全曲基础,用“鱼咬尾”形容。学生应掌握并背唱。

2. 每段变化展衍,每段结尾相同,形成“换头合尾”结构。

四、琵琶演奏家刘德海演奏片段(5分钟)

五、小结(3分钟)

了解中国传统音乐特点有助于欣赏古代音乐作品,能从音乐中发现美。下节课将继续欣赏《春江花月夜》带来的古典美。

六、作业(1分钟)

背诵《春江花月夜》主题。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