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大白的引证解释
最佳答案
1. 谓白色旗。
郑玄注:“大白, 殷之旗。”《礼记·明堂位》:“ 殷之大白, 周之大赤。”孔颖达疏:“ 殷之大白,谓白色旗。”
2. 古白布冠。
《礼记·杂记上》“大白冠” 唐 孔颖达疏:“大白者,古之白布冠也。”
3. 一大杯酒。
汉代以前的史料,说明“浮白”、“浮一大白”这样的语汇都是指酒宴上的罚饮,非泛泛的饮酒而已。
《晏子春秋‧杂下十二》:「景公饮酒,田桓子侍,望见晏子而复于公曰:『请浮晏子。』」这是「请罚晏子」的意思。《淮南子‧道应训》:「蹇重举白而进之约:『请浮君!』」这是「请罚君」的意思。《说苑‧善说》:「魏文侯与大夫饮酒,使公乘不仁为觞政,曰:『饮不釂者,浮以大白。』」这是「罚那些喝酒不干脆的人」的意思。
而,陆放翁之诗〈游凤凰山〉:「穷日文书有底忙,幅巾萧散集山堂。一樽病起初浮白,连焙春迟未过黄。坐上清风随麈柄,归途微雨发松香。临溪更觅投竿地,我欲时来小作狂。」从这首诗的上下文来看,「浮白」就是饮酒,显然没有罚饮之意。看来是这个语汇离开先勤两汉以后,用法上有了实质的变化,「浮者,罚也」的意思不见了。中古以后的人用此语,纯指畅饮、满饮而已。
4. 大船名。
慧琳 《一切经音义》卷八九引《庄子》:“以木为舟,则称卫舟大白。” 慧琳 《一切经音义》卷八九引 司马彪注:“大白,亦船名也。” 晋葛洪《抱朴子·博喻》:“沟浍之流,不能运大白之艘;升合之器,不能容千钟之物。”
5. 方言。粉刷墙壁用的白垩。
6. 最白者。
《老子》:“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 河上公注:“大洁白之人,若污辱不自彰显。” 唐 王维《为相国王公紫芝木瓜赞》:“重玄之旨,达而有馀奥;大白之明,漫而不及理。”
7. 完全显露,彻底明白。
明 方孝孺《宋氏为善堂记》:“潜休隐德见称於圣主,而大白於四方。” 胡适《五十年来之世界哲学》四:“这一场大战的结果,--证据战胜了传说,--遂使科学方法的精神大白于世界。”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