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虾养殖技术

2025-10-11 02:01:47114 次浏览

最佳答案

皮皮虾养殖技术

繁殖习性:口虾蛄通常在5-60米深的水层中生活,喜欢栖息在浅海的u型洞穴或岩礁缝隙中。雌雄异体,雄性比雌性稍大,且胸部步足有所差异。繁殖特征上,雌性在胸部第6-8节腹面会出现白色“王”字形胶质腺,性成熟后在9-11月或产卵前进行交配。繁殖期主要在4-9月,高峰期在5-7月。雌性卵巢在繁殖季节变化明显,颜色和形状与交配有关。

亲虾蛄培育:选择亲虾蛄时,推荐选择已交配且体长超过11厘米,体重在30克以上的健康个体。运输时注意保持活力,避免长时间离水。亲虾蛄需在消毒过的水泥池中暂养,初期水温比海区高1-2℃,然后缓慢升温。水质管理至关重要,保持溶氧和透明度,控制水温在20-30℃。饵料管理方面,以鲜活贝类为主,适量投喂,根据亲虾蛄状态调整投喂量。日常管理包括巡塘检查,观察繁殖和生长情况。

产卵与孵化:口虾蛄对环境条件要求高,需软泥底质和适宜的洞穴。亲虾蛄在24-25℃水温下产卵,卵团为黄色,抱卵期卵团会不断转动。孵化过程需控制水流量,保持适宜的溶解氧含量。幼体培育从孵化到幼虾蛄,需要定期换水和投喂营养丰富的饵料。

总的来说,皮皮虾养殖涉及繁殖管理、亲虾蛄培育、水质控制、饵料投喂以及幼体生长等多个环节,技术要求较高,目前仍在试验阶段,但有望通过科研突破,实现大规模养殖,满足市场需求并创造经济价值。

扩展资料

皮皮虾,学名叫“虾蛄”,又叫爬虾,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动物亚门,软甲纲,掠虾亚纲,口足目(这个亚纲下面就一个目),下面有四个科:深虾蛄总科、指虾蛄总科、虾蛄总科和琴虾蛄总科。俗称皮皮虾、虾耙子、虾公驼子、琵琶虾、螳螂虾、攋尿虾。 掠虾亚纲中仅有口足目,其中除全为化石种类的古虾蛄科外,现生种分4个总科:深虾蛄总科、指虾蛄总科、虾蛄总科和琴虾蛄总科。全为海生。掠虾类起源于中生代的侏罗纪现存300 余种。绝大多数种类生活于热带和亚热带,少数见于温带。中国沿海均有,南海种类最多,已发现80余种。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