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尾续貂成语典故

2025-10-11 11:53:4285 次浏览

最佳答案

在晋武帝司马炎去世后,其子司马衷继承皇位,然而司马衷缺乏政治智慧,大权落入了贾后的掌控。贾后性格残忍狡诈,这引发了赵王司马伦(司马懿第九子)与大臣张林的密谋。他们以铲除贾后为名,带兵入宫,杀死了贾后,并自封为相国。然而,司马伦的皇位来得并不光明,他为此深感不安,试图通过大肆封赏官职来巩固自己的统治。

他不仅给文武百官封爵,甚至包括宫廷中的仆役,导致宫内官职泛滥。原本侍中、散骑、常侍等高级官职仅有四人,但在司马伦时期,人数激增近百人。这导致了一个戏剧性的场面:宫内貂尾作为官服装饰品供不应求,以至于不得不用狗尾来替代。这一情况被民众编成民谣:“貂不足,狗尾续。”用来讽刺朝廷的混乱和滥封。

此后,“狗尾续貂”这个成语被广泛使用,用来形容以次充好,或者以坏物接续好的部分,通常用来批评拙劣的模仿或接续。在清代蒲松龄的《代王次公与颜山赵启》中,这个典故被巧妙地引用,形象地表达了对某些模仿或附庸风雅的讽刺。"庇舆盖中,仍添昼行之锦;从缙绅后,张惭尾续之貂",这句话便体现了这个成语的含义。

扩展资料

狗尾续貂:貂不够用了拿狗尾巴来顶替,指封官太滥。亦比喻拿不好的东西补接在好的东西后面,前后两部分非常不相称(多指文学作品)。“狗尾续貂”这条成语,除了本来的意思,后来也用来比喻文章或办事能力拙。 语出《晋书·赵王伦传》:“奴卒厮役亦加以爵位。每朝会,貂蝉盈坐,时人为之谚曰:‘貂不足,狗尾续。’”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