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中秋节的经典散文

2025-10-12 01:53:10104 次浏览

最佳答案

名家中秋节的经典散文如下:

中秋的月亮:鲁迅本来举杯邀月这只是文人的雅兴,秋高气爽,月色分外光明,更觉得有意思,特别定这日为佳节,若在民间不见得有多大兴味,大抵就是算账要紧,月饼尚在其次。我回想乡间一般对于月亮的意见,觉得这与文人学者。

鲁迅介绍如下: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早年与厉绥之和钱均夫同赴日本公费留学,于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鲁迅,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最为广泛的笔名。

鲁迅的成就介绍如下: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的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散文介绍如下:

散文,汉语词汇,拼音是:sǎn wén。一指文采焕发;二指犹行文,三指文体名。随着时代的发展,散文的概念由广义向狭义转变,并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

散文一词大约出现在北宋太平兴国(976年12月-984年11月)时期。《辞海》认为:中国六朝以来,为区别韵文与骈文,把凡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包括经传史书)统称散文,后又泛指诗歌以外的所有文学体裁。散文是指以文字为创作、审美对象的文学艺术体裁。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