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发展传播学名词解释
最佳答案
1、传播:传播是指在社会环境中,带有社会性、共同性的人类信息交流行为和活动。
2、自我传播:也称为体内传播或人的内向交流,是指每个人自身的自我信息沟通。
3、人际传播:狭义上,指的是个人与个人之间面对面的信息交流。广义上,包括群体传播和组织传播。
4、群体传播:通常称为团体传播,是指人们在“群体”范围内进行的信息交流活动。
5、组织传播:这是一种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有一定规模的系统性信息交流活动。
6、大众传播:是指传播组织通过现代化的传播媒介——如报纸、广播、电视、电影、杂志、图书等,对广泛的受众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大众”指的是分布广泛、互不相识的广大受众。
7、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传播与人和社会关系的学问。
8、传播过程:即传播现象的结构、要素和它们之间的关系。美国学者戴维•伯洛分析了传播过程,提出“S-M-C-R”(讯息来源-讯息-渠道-受者)的传播过程模式,强调了“过程研究”的重要性和科学性。
9、“过程研究”的主要成果是模式:线性模式、控制论模式、社会系统模式。拉斯韦尔提出了5W模式,布雷多克将其扩展为7W模式。传播学上的三大类基本模式:①线性模式,②控制论模式,③社会系统模式。
10、拉斯韦尔模式(传播过程中的5W):拉斯韦尔把传播过程分解为传者、受者、信息、媒介、效果五个要素。
11、申农-韦弗模式:线性模式之一,将媒介分为三种,将讯息分为发出的和收到的,并增加了噪音的因素。
12、传统线性模式:以拉斯韦尔和申农-韦弗模式为代表,忽视了反馈和社会过程对传播过程的制约。
13、控制论模式:以控制论为指导思想的传播过程模式,引入了“反馈”机制,使传播过程成为双向循环性。
14、反馈:传播过程中受者对收到的信息所作出的反应。
15、“传播单位”:每个传播的参与者,无论个人还是团体,都可以被视为“传播单位”,都同时具有传者和受者的身份。
16、编码和译码(或解码):编码是将看到、听到、想到的意思转化为符号的过程,译码是将符号还原为意思的过程。
17、基本群体:也称为初级群体、首属群体,如家庭、邻里、亲密伙伴关系等。
18、参照群体:个人未必置身于其中,但以其为参照系而建立或改变自己的信念、态度和行为的群体。
19、马莱茨克的传播模式:该模式展示了传播结构的四大要素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并揭示了社会与传播之间的关系。
20、归纳:以数据为基础,将数据反映的实际关系组织为理论原则。
21、演绎:从理论解释出发,寻求数据以检验理论的预测。
22、抽样调查法:从研究对象的全部单位中抽取一部分单位进行考察和分析,并用这部分单位的数量特征去推断总体的数量特征的一种调查方法。
23、随机抽样和非随机抽样的区别:
随机抽样:确保总体中所有个体具有相同的被抽中的机会的抽样形式。
非随机抽样:通常用于对问题进行初步探索,获得研究的线索和提出假设,而不是由样本推论总体。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