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崩乐坏历史典故

2025-02-04 16:32:03121 次浏览

最佳答案

礼崩乐坏是指一种社会、政治或文化秩序的崩溃,导致混乱和动荡的状态。这个成语源自《庄子·天运》:“礼崩乐坏而后文,权衡立而后轻。”这句话的意思是在礼教崩溃、音乐无用之后才有真正的文化,而权衡失去重量之后才有真正的公正。

一般来说,礼崩乐坏这个成语用于形容当一个社会或组织的行为准则、规范或价值观念崩溃、失去约束力时,所引发的混乱和无序的状况。在历史上,这种情况出现在各个时代和地区,比如周朝末年、秦朝灭亡和明朝末年等等。

礼崩乐坏通常暗示着一个社会正在经历着重大改变,也可能是社会主义、宗教、政治或道德体系的崩溃。在这种变革和混乱中,人们的行为常常失去道德约束,出现各种违法乱纪的行为。因此,礼崩乐坏被认为是一种不可取的状态,也是社会发展中需要警惕并避免的局面。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