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八景八景由来

2025-02-09 11:41:33101 次浏览

最佳答案

万州八景,位于中国重庆市万州区,是该地区悠久历史和自然风光的象征。这些景观不仅展示了万州的地理多样性,也反映了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万州八景的由来和特色。

首先,我们来探讨“都历摩天”景观。这一景观位于万州长江以北、竺溪河(天仙湖)以南的北山。其名称源自山峰高耸直插云霄的壮观景象,正如明代诗人沈巨儒在《都历摩天》诗中所描绘的:“天际孤峰一柱擎,诸峦罗列仙潮尊。大江倒影虹跨涧,明月当空玉满昆。何用仙人九节鞭,直探素女洗头盆。巫峰十二参差立,共仰此山公领孙。”都历山因其在县城背后的优越地理位置,被誉为“北山”,而“都历摩天”则用来形容其高耸入云的雄伟气势。古代战争中,占据这座山峰可以控制整个县城,可见其战略价值。

北山半山腰曾建有道观,名为“北山观”,象征着先踞为胜的战略地位。明代万历年间,为了加强防御,曾在此地建造石城,成为具有军事意义的防御设施。清嘉庆年间,白莲教起义期间,石城还曾作为驻兵之地,保护县城安全。如今,这座石城已被改建为“弥陀院”,虽然失去了过去的军事功能,但仍见证了万州的历史变迁。

“浑若圆珠”的景观则出现在长江之上的都历山。在烟雨蒙蒙的天气里,都历山的山腰云雾缭绕,山顶则如同一颗浮于云海之中的圆珠,令人叹为观止。这一景象在清李鼎元的诗中被形象地描绘:“路入巴东好处好,万州廓外最清奇。南山云接北山雨,正是寒江欲暮时。”三峡工程的实施使得水位上升,旧县城环城路一带被拆除,虽然都历山仍然存在,但失去了下方旧县城的衬托,摩天的感觉不如从前。

接下来,我们转向长江以南的南山。这里包含了“秋屏列画”、“峨眉碛月”和“岑洞水帘”三处景观。秋屏列画指的是对江的翠屏山,古时翠绿如屏,四季常青,是美丽的自然风光。峨眉碛月则因水落时出现的形如娥眉的碛坝而得名,这一景观与当地的民俗活动密切相关。岑洞水帘则是南山江边一个岩洞,洞内石壁盘结如华盖,左右方池泉涌出,宛如仙境。这些景观各自拥有独特的自然之美和历史文化背景,为万州增添了许多魅力。

长江以北的西山则有“西山夕照”和“曲水流觞”两处景观。西山夕照指的是夕阳照在西山上的壮观景象,而曲水流觞则源于古代的一种风俗,即在流水边洗足饮酒,以求消灾祈福。这些景观不仅体现了万州的自然景观,也展示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

天城倚空和仙桥虹济位于北山以东的天城山。天城倚空指的是天生城,它是一座险峻雄伟的天然军事要塞,四周绝壁,无路可登。天城下面的苎溪河上的“仙桥虹济”则是一块横亘在河上的自然巨石,传说李白曾在此漫步。这些景观既展示了自然的鬼斧神工,也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故事。

最后,我们来看长江中的“金岛印浮”景观。这是一块长数百公尺、宽数十公尺的巨石,夏没冬出,巨石上的积沙可以淘金,过去曾有人在此采石,因此得名“千金石”。这一景观如今已被三峡库区蓄水所淹没。

万州八景是历史的见证,它们不仅反映了万州的自然美景,也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三峡工程的修建,许多景观已被淹没,只能在记忆中追寻。尽管如此,万州政府仍然致力于保护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例如在城市建设和公园设计中融入“万州八景”的元素,让后人能够继续感受和领略这片土地上的历史与自然之美。通过现代技术的运用,如在北滨大道石栏上刻绘“万州八景”画面,以及在江南新区南滨公园的修建上还原“万州八景”的内涵,万州政府为保护和弘扬这些景观做出了积极贡献。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