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教师的称谓有哪些?

2025-02-10 03:29:0870 次浏览

最佳答案

 中国古代教师称谓种种2006-10-1 20:00:00

 师长:老师与长者。《周记·地官》:“三日顺行,以事师长。”后用为教师尊称。

 师傅:教师的通称。封建社会东宫太子的教师即称太子师傅。

 师父:教师尊称。《白虎通·封公侯》:“人有三尊,君、父、师。”师父含有教师如父母之意。

 经师:汉代指儒学学官,后指传授儒家经典的教师。《王文宪集序》:“经师人表,久资复实。”

 博士:秦时官职,掌古今史事侍问及书籍典宁,汉代始称太学中的教师,唐宋时有专业学校,故而有算学博士、书学博士、律学博士之称。

 教习:明代翰林院学官兼教师,清末兴办学堂,其教师沿称教习。

 教授:宋以后学官名称,掌学校课试等事,现作高等学校教师职称。

 讲师:古为讲解经籍的教师,今为高等学校教师职称。

 助教:学官名,始于晋,协助博士教授学生,其后各代均在国学中设助教,近代成为高等学校教师职称。

 先生:按《礼记》注:“先生,老人教育者。”《孟子》注:“学士年长着,故谓之先生。”用作教师的尊称。

 西席、西宾:唐以前,俗以东向座为尊。宾客至必请入西席面东而坐,故尊称私塾教师为西宾,亦称西席。

 祭酒:在古代是掌国学诸生训导政令之官,相当于现在国立大学校长。

 司业:协助祭酒管儒学训导方面工作,相当于现在国立大学副校长。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