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老一辈哄孩子的童谣儿歌
最佳答案
这13首儿歌童谣,多为老辈人传下来的民间歌谣,家长可以收藏下来,念给孩子听。这些歌谣中包含着文化和风俗的传承,同时传达着浓浓的亲情和爱意。
1. 一园青菜成了精
出了城门往正东,一园青菜绿葱葱,最近几天没人问,他们个个成了精。绿头萝卜称大王,红头萝卜当娘娘,隔壁莲藕急了眼,一封战书打进园。豆芽儿跪倒来报信,胡萝卜挂帅去出征,两边兄弟来叫阵,大呼小叫争输赢。小葱端起银杆枪,一个劲儿向前冲,茄子一挺大肚皮,小葱撞了个倒栽葱。韭菜使出两刃锋,呼啦呼啦上了阵,黄瓜甩起扫堂腿,踢得韭菜往回奔。莲藕斗得劲头儿足,胡萝卜急得搬救兵。歪嘴葫芦放大炮,轰隆轰隆炮三声,打得大蒜裂了瓣,打得黄瓜上下青,打得辣椒满身红,打得茄子一身紫,打得豆腐尿黄水,打得凉粉战兢兢。藕王一看抵不过,一头钻进烂泥坑!出了城门往正东,一园青菜绿葱葱。
赏析:原是流传于北方的童谣,想象奇特,风趣幽默。
2. 从前有座山
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锅,锅里有个盆儿,盆里有个碗儿,碗里有个碟儿,碟里有个勺儿,勺里有个豆儿,我吃了,你馋了,我的故事讲完了。
赏析:“从前……”是民间故事常用的开头。这首儿歌用顶针的手法,层层推进,讲了一个没有故事的故事。
3. 打醋买布
一个老头他姓顾,上街打醋又买布。买了布,打了醋,回头看见鹰抓兔。放下布,搁下醋,上前去追鹰和兔。飞了鹰,跑了兔,打翻醋,醋湿布。
赏析:这首儿歌用了一系列动词,场景充满动作感和画面感。
4. 风来了,雨来了
风来了,雨来了,和尚背了鼓来了,哪里藏?庙里藏,一藏藏了个小儿郎。儿郎儿郎你看家,锅台有个大西瓜。
赏析:这首儿歌妙在朗朗上口,充满童趣。
5. 真稀奇
稀奇稀奇真稀奇,蚂蚁踩死大公鸡,爸爸睡在摇篮里,宝宝唱着摇篮曲。
赏析:这首儿歌引导孩子体验换位思考。
6. 雨儿雨儿下
雨儿雨儿下,庄稼笑哈哈,麦子长高了,麦粒拳头大;磨成面,用车拉,烙个油饼车轱辘大。
赏析:这首儿歌用夸张的手法告诉孩子雨水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7. 小叭狗
小叭狗,跑大路,大路窄,喊大伯,大伯搁家织布袋;喊奶奶,奶奶在家择韭菜;喊大娘,大娘在家擀面汤;喊婶子,婶子在家抹粉子;喊大大,大大在家种棉花;喊妈妈,妈妈在家喂鸭子;喊小孩,小孩在家拔蒜苔;喊小妮,小妮在家杀小鸡,一个小鸡没杀死,扑楞小妮一脸屎。
赏析:小妮,指的是是小女孩、小丫头,充满农家的童趣童乐。
8. 拜月亮
月亮公公,月亮婆婆,请你下来,吃个馍馍。
赏析:特别简短易记,主要是表达七夕拜月祭月的风俗。
9. 南边过来个瘸子
南边过来个瘸子,手里拿着个茄子;北边过来个矬子,手里拿着个锤子;瘸子要拿矬子手里的锤子,矬子要吃瘸子手里的茄子;瘸子不给矬子茄子,矬子也不给瘸子锤子;瘸子拿着茄子打矬子,矬子拿着锤子挡茄子;瘸子的茄子磕飞了矬子的锤子,矬子的锤子碰烂了瘸子的茄子。
赏析:童谣绕口令,可以锻炼孩子吐字清晰。
10. 下大雨,我不怕
下大雨,我不怕,脱了小裤淋小褂!下大雨,我不怕,我和云彩拉拉呱!下大雨,我不怕,我和龙王来打架!
赏析:拉呱,是说话聊天的意思。这首儿歌语气欢快。
11. 小耗子
小耗子儿,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叫奶奶抱猫来,吱吱喵喵,叽里咕噜滚下来。
赏析:灯台是指的过去的油灯,现在的孩子不容易看到了。
12. 带弟弟
弟弟弟弟不要哭,抽根麦杆做堂屋。弟弟弟弟不要叫,抽根麦杆做个哨。
赏析:过去一个家庭孩子多,大的带小的,大的照顾小的很正常。可以讲给即将有弟弟妹妹的孩子听。
13. 张打铁,李打铁
张打铁,李打铁,打把剪刀送姐姐;姐姐留我歇,我不歇,我要回去学打铁。打铁打到正月正,正月十五玩花灯;打铁打到二月二,二月老鼠吹笛子儿;打铁打到三月三,三月喜鹊闹牡丹;打铁打到四月四,一个铜钱四个字;打铁打到五月五,划破龙船打破鼓;打铁打到六月六,六月蚊子吃人肉;打铁打到七月七,七月亡人讨饭吃;打铁打到八月八,八十公公弹棉花;打铁打到九月九,九月菊花家家有;打铁打到十月十,十字街头卖梨子;打铁打到十一月,关起房门落大雪;打铁打到十二月,杀猪宰羊过大节。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