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文章读后感

2025-02-14 11:36:2578 次浏览

最佳答案

一块丑石,在不同人眼中价值迥异。在“奶奶”、“伯父”、“石匠”、“孩子们”等“俗人”的视角下,丑石一无是处。而在天文学家的眼中,它却成为无价之宝。物的价值在不同的人眼中,不断变换。

事物的贵贱,由客观的条件和主观的需求所决定。古时,竹子在江南普遍,江南人视其为薪柴;而在北方,竹子稀有,京师人不惜重金购之。人们习惯性地以一种思维定势,判断事物的贵贱。

柳宗元《哀溺》中描述,溺死者不愿舍弃身上的钱财,忽视了钱无法换回生命的价值。石头难看、不实用,这事实无法否认。然而,不同人的审美观也不全然错。

庄子《齐物论》中提出,世间万物,美与丑相伴而行。鱼见了深潜,鸟见了高飞,麋鹿见了逃离。人、鱼、鸟、麋鹿,谁才懂得天下真正的美色?世间万物,美丑难定,事物的这一面与那一面,各有是非。对事物的“是”与“非”,变化无穷。

因此,以明静的心境观照事物,不断探索和学习,提高分析能力与修养心境,公正对待事物的美丑和价值,是我们在错综复杂世界中的重要任务。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