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连续墙施工工艺

2025-02-14 15:05:0172 次浏览

最佳答案

在进行地下连续墙施工前,首先会建立导墙,这通常是用钢筋混凝土在现场浇筑的结构,其作用包括保持墙的几何尺寸和形状,储存泥浆以维持槽口液面稳定,承受挖槽机械的荷载,以及作为钢筋骨架安装的基准。导墙深度一般在1.2至1.5米,顶部高于地面10至15厘米,以防止地表水影响泥浆质量。

接下来是泥浆护壁阶段,利用泥浆对槽壁提供压力,保持槽形不被破坏。泥浆由膨润土、水、化学处理剂和惰性物质组成,形成不透水的泥皮,防止地下水渗入和槽壁剥落,同时能悬浮并排出土渣。在砂砾层中,可能需要使用挤塞剂来防止泥浆泄漏。泥浆的使用方法有静止式和循环式,后者还需通过净化装置如振动筛和旋流器来维持泥浆质量。

成槽施工采用特定的机械设备,如旋转切削多头钻、导板抓斗或冲击钻,根据地质条件和墙体深度选择。槽段长度通常在6至8米,根据土质、钢筋重量和结构尺寸确定。成槽后需静置并确保槽内泥浆比重小于1.3。

灌注混凝土是关键步骤,通过导管法进行水下混凝土灌注。在开始前,会放置管塞以阻止泥浆进入混凝土。混凝土需连续灌注并监控灌注量和上升高度,泥浆则回流到沉淀池。

最后,墙段接头处理是将多个墙段无缝连接。常用的方法是锁口管工艺,即在槽段端部预插钢管,混凝土初凝后拔出,形成半凹榫状接头。若结构需要,也可设置刚性接头,确保墙体的整体性。

扩展资料

英文名称:diaphragm wall panel trench, slurry trench, slurry wall,continuous diaphragm wall, cut-off wall等。 地下连续墙开挖技术起源于欧洲。它是根据打井和石油钻井使用泥浆和水下浇注混凝土的方法而发展起来的,1950年在意大利米兰首先采用了护壁泥浆地下连续墙施工,20世纪50~60年代该项技术在西方发达国家及前苏联得到推广,成为地下工程和深基础施工中有效的技术。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