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化中说的般若是什么意思?般若该怎么读?

2025-02-17 13:42:53108 次浏览

最佳答案

般若是佛教当中的一个词汇,他的意思是智慧,但是又和普通的智慧又不同,这是一种了解了世间万物所有的变化,超脱了苦、集、灭、道,脱离了色、香、味、触、法,远离了眼、耳、鼻、舌、身、意,他是一种淡泊,是一种超脱,是一种智慧之上的大智慧,去看穿了这世间万物的大智慧,不被这世界所拘泥的大智慧,就如同心经当中所说,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般若拼音是bō rě,这是根据古梵语翻译过来的。又译作“波若”、“钹若”等,意为“终极智慧”、“辨识智慧” 

一、般若修持

如《金刚经》中所说:“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什么是清净心?就如同《心经所》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无受想行时,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 不起妄,不住空,才能明白真实不虚,行般若波罗蜜得真实不住者,若非为度众生故,妄心常灭,行走坐卧俱是般若。只有这样,当魔王来临,方可才能如《大般若波罗蜜多经》中所说,“虽一切法与虚空等,自性、自相皆毕竟空,而诸有情生死长夜,不知、不见、不解、不觉,颠倒放逸受诸剧苦,我当擐以性相皆空如大虚空大功德铠,速趣无上正等菩提,为诸有情如应说法,令其解脱生死大苦,得预流果、得一来果、得不还果、得阿罗汉果、得独觉菩提,或得无上正等菩提。”

二、般若的分类

般若这个智慧包含六种,就是所谓的六般若,第一种是实相般若,第二种是境界般若,第三种是文字般若,第四种是方便般若,第五种是眷属般若,第六种是观照般若。无论是因般若,还是果般若都如同大鹏金翅鸟的翅膀一样,只有两种具备才能到达彼岸,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