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东方快车谋杀案》是经典的推理呢?

2025-02-18 18:05:30104 次浏览

最佳答案

首先电影一开始,就是介绍本次最为核心的案件,阿姆斯特朗幼女被绑架事件,经典的黑白色调,刺耳恐怖的声音,带有那时代专有的BGM渲染,是那时候的悬疑片无疑了。接着,画面变成彩色,主角出现,是我们熟悉的矮胖子侦探,依然夸张的胡子,时刻强调自己是个比利时人的男人,穿着黑色大衣,遇上了他身为这次东方快车的负责人的朋友,因为临时加入去去往伦敦,便安排在一个去往加来的车厢里。去往横跨亚欧大陆的土耳其,一路上的景色,真的不愧是魅力之都啊。阿婆在小说里描述的写景,在电影变成平面动画的时候,仿佛真的能体会各国的风土人情。这时,各路人物纷纷上线,在赶上车这段,我觉得是最好看的伏笔。家庭女教师玛丽匆匆上去,便遇上另一个同伙,两人一起窃窃私语被波洛听到;美丽高冷的公爵夫人和丈夫一起出现时,是路上最为瞩目的时候;已上年纪的沙俄公主带着女仆、管家和两只宠爱的小狗,排场十分隆重地上车;还有不同肤色的,来自五湖四海的,看似普通的上校、医生、女人陆续上车,一一接受车务员的车厢安排,当然,最后我们的NPC,来自美国做生意的大亨雷切特,操着厚重的美国口音和不慈祥的面相也搭上了这台专属于他的复仇之车。一开始的第一个白天,族闭逗都是你我谋划,观摩旁人的最佳时机。期间,波洛与不少人打过招呼,例如雷切特因为说收到恐吓信拜托著名的波洛侦探查找凶手并希望能保护他,张扬的,调戏其他客人的哈巴德太太,对新来的波洛最感兴趣,可惜波洛却是个自在且有自己安排的人,都一一礼貌拒绝了。到了晚上,也是最重要的命案发生运作兆卖时间。从午夜零点开始,波洛在自己车厢里(他与其他人同享一个)就被隔壁的声音不断吵醒。这就开始复仇案件的前奏,隔壁刚好是死者雷切特先生的房间,第一次开门是乘务员询问是否需要帮助的时候,第二次开门便是看到一个女人穿着日式浴袍离开走廊,当然还有一个矮小的穿着不合身的乘务员衣服的男子跑过,一系列等的走的这时候是一点十五。到第二天乘务员皮埃尔去敲门时,死者已是被插12刀,平静地躺在床上。小说里,没有嫌疑关系的是波洛侦探和他车长朋友,以及辅助办案的医生,被审问的是其他来自同一节车厢的13个人。很多书迷和观看了电影的观众有觉得说波洛其实没有这么多证据支撑他破案,甚至到最后的真相出来的也是莫名其妙。我个人觉得不是的,案件自然在一开始就进行了埋伏,很多细节都是线索,这里集中讲讲我新刷的电影线索。

1. 走动,意思是凌晨开始的人员流动。我们知道波洛一直被打扰,知道1:15am,他还没入睡,这时,走廊出现陌生的人和动静,让他误认为这就是案发时间,后来他证实其实那是混淆视线,让其他做不在场证明的走动。我们想想,既然凶手是偷偷进入死者车厢来谋杀他的,是不可能装扮得这么神秘后又弄出这么大的动静的,所以这是给波洛误解的第一个陷阱。

2. 说辞,全是套路和谎言的审问。这个真的十分精彩,本着为了让自己逃脱嫌疑的原则,普通人的心理会将所有真相说给侦探听,让他有个判断的依据,但可惜整个车厢都是凶手团伙,他们一致选择说谎,提供假证词。(这也是为什么波洛一开始推断错误的原因,他本着天主教虔诚的信仰,分析出来第一个事件真相,却也是一个态毁大谎言)。

当然,这个审问过程中每个人错漏百出,也是算给波洛最大的突破口和线索,因为在这过程中,波洛发现他们每个人都与当年最出名的阿姆斯特朗绑架事件有关联。

例如:从来没有去过美国的家庭教师玛丽却不经意说出美国专用的说词,信仰上帝胆小的葛蕾塔·奥尔松女士对支援教育孩子这方面非常紧张。

3. 死者中刀情况。死者是个健硕的美国中年男子,随身配枪,而且已经收到不少恐吓信,为什么能够平摊在床上被捅12刀。关键是跟剧医生说辞,这12刀力度,深浅各不一样,5个深的,其中3刀致命,还有2个很浅的伤口,这些不像一个人所导致。

4. 死者生前是随身配枪的,在要挟波洛帮助查询事件时也曾露相过。所以波洛知道在他床头底下会有枪,问题是枪是没有被使用的,这说明凶手是没有跟死者进行搏斗,采取下药让其昏迷,再连捅12刀。

5. 表,也就是时间。电影不止一个镜头说明了这个,其实个人觉得是有意混淆作案时间,包括表是被砸坏的时候,显示时间刚好是1:15,仿佛就是故意告诉这个时间的,但其实这个并不是的真实的作案时间。

6. 烧坏的纸片。这个纸片后来波洛用火还原,上面显示的字母是指向阿姆斯特朗案件,这也是直接让波洛知道这个死者就是当时绑架的犯人。

7. 带有“H”字母的手帕。一开始大家都猜测是姓名的首字母,并提出要搜每个人的护照。(西方国家护照相当于其身份证)。可惜并没有符合,直到发现安德烈尼伯爵夫人有刻意修改自己姓名首字母的痕迹。这看起来又是一个疑点。其实这是每个人都在互相给对方打照应。因为那是夫人的手帕,在西语系“N”=”H”。

8. 乘务员衣服及其扣子。这看似是赃物转移地点,上衣被发现在老太太的女仆的箱子里,也是其中的一种障眼法。扣子则是哈巴德太太主动说晚上有个男人在他车厢逗留下来。

9. 凶器,匕首。这个也是有点此地无银吧。凶器也是哈巴德太太在自己的化妆包发现的,她应该是制造凶器是有一个人故意放她包后就逃跑了,发现凶器也无处可逃,所以就直接提供能出来。

10. 浴袍。午夜时分有个穿着日式浴袍的女人在车厢经过,这套衣服后来在波洛自己的箱子找到了。他认为,这是给他的一种挑衅。但后来,证实他完全想错了吧。

这些是波洛当场就能找到的线索,还是警察法医等还没上车搜证的之前,我们仔细联合5-8,就知道这是团伙联合安排的,主动造成那样的杀害现象。回到开头,波洛是属于偶尔上车加入这趟车厢的,这某种程度就打乱了他们的计划,到后来不得不做出一些事来(哈巴德太太被刺,凶器主动被发现,秘书的身份,)为每个人逃脱嫌疑。在死者死去之后,他们被风雪困在土耳其的山下。这时,一旦出发到站后,他就必须立马请求搜查支援,到时会有更多的证据和真相浮出水面。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