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清明的含义和谚语谢啦
最佳答案
一、清明的含义
清明节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仲春与暮春之交,大约在冬至后的第106天。这一传统节日起源于周朝,已有超过两千五百年的历史。清明节不仅是中国的一个重要节日,也是“时年八节”之一,通常在公历4月5日前后庆祝。清明节的持续时间较长,有说法认为节期为10日前8日后或10日前10日后,这近20天内都属于清明节。最初,清明节指的是春分后的第15天。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将4月5日定为国定假日清明节,也称作民族扫墓节。
二、清明的相关谚语
1、清明雨星星,一棵高粱打一升。
2、清明宜晴,谷雨宜雨。
3、圆雀清明难得晴,谷雨难得阴。
4、清明断雪不断雪,谷雨断霜不断霜。
5、清明无雨旱黄梅,清明有雨水黄梅。
扩展资料:
清明节的饮食习俗:
1、吃馓子
清明节在我国南北各地都有吃馓子的食俗。“馓子”是一种油炸食品,香脆可口,古时称作“寒具”。虽然寒食节禁火寒食的风俗在大部分地区已不再流行,但与这个节日相关的馓子却仍然受到人们的喜爱。北方的馓子大方洒脱,以麦面为主料;南方的馓子则精巧细致,多以米面为主料。在少数民族地区,馓子的种类繁多,风味各异,特别是维吾尔族、东乡族、纳西族以及宁夏回族等地的馓子最为著名。
2、吃清明螺
清明时节,正是采食螺蛳的最佳时期,因为这个时候螺蛳还未开始繁殖,肉质最为丰满、鲜美,因此有“清明螺,抵只鹅”的说法。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清明节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