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子为相,三年归休的翻译

2025-02-26 22:31:22116 次浏览

最佳答案

田子为相,三年归休的翻译是田子担任宰相,三年后休假回家。

这句话出自《韩诗外传》,原文为“田子为相,三年归休,得金百镒奉其母。母曰:‘子安得此金?’对曰:‘所受俸禄也。’母曰:‘为相三年不食乎?治官如此,非吾所欲也。孝子之事亲也,尽力致诚。不义之物,不入于馆。为人臣不忠,是为人子不孝也。子其去之。’”翻译为田子担任宰相,三年后休假回家,得到很多金子献给他的母亲。母亲问他说:“你怎么得到这些金子的?”他回答说:“这是我当官所得的俸禄。”母亲说:“你担任宰相三年,难道就不吃饭?像这个样子当官,不是我所希望的。孝顺的儿子侍奉父母,应该努力做到诚实。不应当得到的东西,不要拿进屋里来。作为国家的臣子不忠诚,也就是当儿子的不孝顺。你把这东西拿走。”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为人子女,应尽心尽力侍奉父母,为人臣子,应忠诚于君主和国家。田子虽然身为宰相,位高权重,但他并没有忘记母亲的教诲,始终坚守着孝道。他得到的金子,虽然是他应得的俸禄,但他认为这些金子是不义之物,因为它们并不是通过自己的劳动所得,而是来自于国家的赋税。因此,他选择将这些金子归还给国家,表现出了他的忠诚和正直。

同时,这则故事也提醒我们,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不能忘记道德和良心的约束。我们不能因为追求物质利益而违背自己的良心和原则。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应该始终坚守正义和诚信,做一个有道德、有责任感的人。

此外,这则故事还强调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田子的母亲通过自己的言行,为田子树立了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她教育田子要忠诚于国家、孝顺于父母、诚实守信、不取不义之财。这种家庭教育不仅塑造了田子的性格和品质,也为他日后成为一位贤明的宰相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田子为相,三年归休的故事是一则富有启示性的故事。它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何种地位、追求何种利益,我们都应该坚守道德和良心的约束,做一个有道德、有责任感的人。同时,家庭教育也是我们成长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一环,它为我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为我们未来的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