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爬山虎的脚》教案

2025-03-06 23:17:4967 次浏览

最佳答案

一、教材简析

《爬山虎的脚》是一篇科普文章,作者细致描绘了爬山虎的生长环境、叶子及脚的形态与特点,以及它如何向上攀爬的过程。文章重点在第2自然段描绘了叶子的变化,从嫩红到嫩绿,引人注目。3至5自然段则将爬山虎的茎上卷须比作“脚”,生动描绘了脚的特点及攀爬过程,展现了作者对植物观察的细致与时间跨度。教学目标涵盖了解爬山虎特征、观察方法、朗读背诵以及感受作者情感,重难点则在于理解爬山虎脚的特性与作者语言的精准生动。

二、学情分析

农村学生常见爬山虎,学习此篇课文能加深对其认识,同时引导学生观察更多身边的植物,如小麦、玉米等,提高观察兴趣。

三、教学目标

1. 理解爬山虎特点与生长顺序。

2. 学习细致观察植物的方法。

3. 流利朗读并背诵全文。

4. 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5. 模仿课文写一篇植物介绍。

四、教学重难点

1. 通过词句理解爬山虎脚的特性。

2. 体会作者如何用准确语言描绘。

3. 学习围绕一个意思写好一段。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通过叶圣陶作品学习,了解爬山虎的脚。

二、自主研读:选择段落,研读、画图、讨论,体会感悟。

三、交流:分享叶子特点,观察脚的位置、形状、颜色,讨论爬墙过程,理解脚的变化。

四、总结全文:讨论文章为何写叶子,学习细致观察与连续观察的方法。

六、板书设计:展示爬山虎脚的位置、特点、爬墙过程与变化。

七、评价设计:展示评价方案与自我评价表,促进学生自我反思与学习。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