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有这样一则日记:
最佳答案
1有这样一则日记:
那年夏天,我第一次看到小弟向我展示他的成就,他在一张白纸上画了一座小房子,房子前面分辨得出来是两个人,他说那是我和他。而整个画面最耀眼的是那个大阳,红红的,大大的,散发着动人的光彩,使整幅画都显得朝气蓬勃的。
我被感动了,虽然那只是些粗劣的线条。我问小弟:“你为什么要把太阳画得如此之大,它大概占了你的半幅画面哦!”小弟用那双天真的大眼睛看着我,更是天真地回答:“太阳多大啊!它可以把整个人都照得热乎乎的。” 那一年,小弟才三岁。
奔波于学校与书房之间的我,无暇去关心小弟。后来听说他进了幼儿园的绘画班,还常常拿到最高分。我怀着满心的希望,第二次捧起小弟的画,我看到了清晰生动的图案,合理的颜色,却没看到红扑扑的太阳。终于,在画面的角落发现了那个“害羞”的四分之一的太阳,心里凉凉的。
我再一次问小弟:“你的大阳为何变得好羞涩?”小弟还不懂得什么叫做羞涩,用某种奇怪的眼神看着我,继而又笑了,他说:“老师告诉我,大阳不可以画得那么大,画大了,就不好了!我就不能得高分!”他的回答让我惊讶。 那一年,小弟才五岁。
今年,小弟七岁,读一年级了。老爸在小弟入学的那二天,宣读了每一个小学生必读的《学生手册》,那里有七十三“不准”,八十二个“不可以”。 从此,小弟的画本上,再也找不到太阳的踪影。
问题:1、为什么“太阳”会越来越小、越来越规范?
2、简要评价这类现象,并提出自己的解决对策
2班主任布置学生写生活随笔,有两个题目《我的家庭》、《美在生活中》。
一个写作很好的女生留给老师两张纸条。一张写着:“父亲是个酒鬼、烟鬼兼赌徒,在遥远的新疆工作。我问过母亲,为什么而与父亲结合。母亲无言。后来我自己搞清了,母亲是为了生存,而父亲是为了逃避家长安排的婚姻。原来我是他们随随便便结合的产物,我鄙视他们。”
另一张写着“我对这个题目毫无灵感,拒绝写这个随笔”。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