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门票的起源
最佳答案
1.宋朝初年魏仁溥在他的私宅(洛阳邙山戴坡村)花园内培养出了一颗奇硕的紫色牡丹,人人争相传告,因前往观花的人太多了,魏家规定,看一次收“五个钱”。
2.欧洲最早举办凭票入场的音乐会的,据考是英国的约翰·班纳士特。时为1672年。 此人是个小提琴手。音乐会的场子只不过是一个大房间,里面摆上一圈椅子和小桌子,倒象家啤酒店。票价是一先令。每晚六时开始,一连搞了六年之久。《乐迷闲话》三联书店1987年板
3.成书于清康熙23年(1684年)的《虞初新志》一书中孙嘉全所著《南游记》记载:“途中欲望东岳……欲上,士人曰:不可,山顶有娘娘庙,领官票,而后得入,票银二钱,曰:口税”。
4.约1700年,维也纳的皇家艺术陈列馆允许一般公众交费参观。(但并未记载有无门票应用)《民间收藏指南》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1年版
5.清代官僚地主的园林对外开放,供游人游览的风气兴盛,道光二年(1830年),顾铁卿撰《清嘉录》三月游春玩景条:“春暖,园林百花竞放,阍人索扫花钱少许,纵人流览,士女杂逻,罗绮如云,园中畜养珍禽异卉,状点一新。”
6.清同治三年(1864年)袁学澜《苏台揽胜词》春日游吴中诸家园林诗并序:“豪门右族,争饰池馆相娱乐,或因或创,穷汰极侈,春时开园,纵人游赏……恒弥月不止焉。”
7.清光绪31年(1905年),中国人自建了第一座博物馆——南通博物苑,并正式使用门票。当时称为“博物苑观览证”铁皮制成,分特证牌(黄底黑字)和公证牌(白底黑字)二种。牌的正面竖写“博物苑观览证”字样,背面有“国文专修科”字样,现存放于南通博物苑内。——《中国博物馆指南·地志博物馆》
8.1909年8月,上海法租界公共局建造的顾家宅花园,由于不对华人开放,引起了上海人民的不断抗议和斗争,迫使法租界公董局于1928年6月18日宣布顾家宅花园对华人开放,实行门票制,每人年券一元,零券(即每人每次)一角……《漫话门票》
9.1924年,北京颐和园正式辟为公园。开始售票,进大门收大洋一元二角,排云殿每张五角,谐趣园每张二角,南湖每张一角,石舫每张一角,全部游完需大洋二元五角。——《逊清皇室轶事》
10.1928年7月1日起,上海外滩、虹口、兆丰三公园对华人开放,同时开始售票制度;年券售价一元,零券每次铜元10枚。——《收藏辞典》知识出版社1992年版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