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的三月三是怎么由来的,你们知道不?

2025-03-17 18:50:13108 次浏览

最佳答案

农历三月初三,壮族人民举行歌圩的日子,因此又称歌婆节或歌舞节。壮族的“歌圩”源于岩洞外自由歌唱的传统。传说中歌仙刘三姐的出现与歌圩的起源紧密相关。刘三姐是唐朝人,生活在广西宜山,她热爱唱山歌,后被财主莫怀仁强抢,不幸被抛入河中,幸被救起,后与青年猎人结为夫妇,在鱼峰山下传歌。莫怀仁得知后企图再次加害,将刘三姐夫妇抛入小龙潭,但二人却骑在鱼背上腾空而去,成为歌仙。人们为了纪念她,每年在农历三月三举行三天三夜的山歌盛会,歌圩因此形成。

歌圩节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宋人著的《太平寰宇记》中已有壮族“男女盛服……聚会作歌”的记载。宋元以后,壮族山歌发展尤为突出,歌会十分盛行。到了清代,形成了数百人乃至数千人聚唱的大规模“歌墟”。期间,青年男女穿上节日盛装,在山头旷野或竹林草坡即兴对唱,歌声此起彼伏。勤劳智慧的壮族人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山歌,使传统节日充满迷人音韵。

歌圩不仅是壮族人民展示山歌艺术的平台,也是他们传承民族文化、增进邻里情谊的重要载体。每年的三月三,壮族人民汇聚一堂,用歌声传递情感,展示才华,共同庆祝这一传统节日。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