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明清四个朝代的官员上朝,有哪些不同之处?

2025-03-17 19:33:3166 次浏览

最佳答案

中国古代的官员上朝的方式,表面上体现了礼制的发展,实际上就是反映了帝王与大臣关系的演变。唐、宋、明清四个朝代的官员上朝,有哪些不同之处?

唐代官吏只有五品以上的官员才可以去上朝;在明代,不论等级只要是当官的都是要上朝的;清朝的时候,北京官员的四品以上都可以上朝,四品以下的必须由皇帝来称呼。时间管理上是非常严格的,迟到、缺勤的人必须受到严惩。唐玄宗在位时,是要扣除你一季的的薪水的,其实还是有好的时候的,除了首相之外的其他官员可以在门廊下用餐,不是值班的的官员就可以回家休息了。

唐代虽然有椅子,但其实还未被广泛使用,它们只是受限于贵族和士大夫的家庭。到了宋代的时候,椅子这种工具就开始流行起来,坐在地上的这种习惯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椅子上站起来,跪在另一边,清楚地显示出谦卑的表现。在宋代君臣之间,当然也有要下跪的场合,但通常是在庄严的场合和仪式上,例如元旦、冬至、三年仪式等。至于君主和大臣的礼貌和礼节,它是一种崇拜的礼仪,没有人能撼动它。

明朝对士大夫的态度远远比不上宋代。在上朝的时候,官员必须下跪说话,而且还不能直视皇上。而且在当时的社会,皇上就是一切,皇上的权利高于一切。一旦你不小心惹皇上生气了,皇上就有权利杖责你,知道什么是杖责吗?就是脱光你的裤子打你的屁股吧!这其实是很尴尬的,最荒谬的是嘉靖皇帝,这个皇上是有多荒唐呢,他曾经杖责官员有134个人之多,其中就有忍受不了的官员,当场死了17人。

到了清代之后,士大夫的膝盖就不能再直起来了。君主与大臣之间的关系已完全转变为主与奴隶的关系。

官员们站在君主的旁边就会感到恐惧和紧张,跪在皇上的身边反而会有一种心境的宁静,并且还自豪地称自己为“奴才”。在当时,皇上是没有任何人可以制约的。其实清朝的官员也只是贪图一时的荣华富贵罢了,他们才不会有文人该有的傲气。事实上,下跪与礼节关系的变化实质上是中央权力集中于帝王的体现。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