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析氢腐蚀的条件

2025-03-18 14:31:3997 次浏览

最佳答案

发生析氢腐蚀的条件:电解质溶液中必须有H+存在;腐蚀电池中的阳极金属电位EA必须低于氢析出电位EH,EA。

氢电极在一定的酸浓度和氢气压力下,可建立如下平衡:2H+ +2e=H2 这个氢电极的电位叫氢的平衡电位,它与氢离子浓度和氢分压有关。

如果在腐蚀电池中,阳极的电位比氢的平衡电位正,阴极平衡电位当然比氢的平衡电位更正,所以,腐蚀电位比氢的平衡电位正,不能发生析氢腐蚀。

如果阳极电位比氢的平衡电位负时,则腐蚀电位才有可能比氢的平衡电位负,才有可能实现氢去极化和析氢腐蚀。总之,氢的平衡电位成为能否发生析氢腐蚀的重要基准,而EeH=-0.059PH,酸性越强,PH值越小,氢的平衡电位越正和阳极电位越负,对于氢去极化可能性的增加具有等效作用。

因此,许多金属之所以在中性溶液中不发生析氢腐蚀,就是因为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太低,氢的平衡电位较低,阳极电位高于氢的平衡电位。但是当选取电位更负的金属(镁及合金)作阳极时,因为他们的电位比氢的平衡电位负,有发生析氢腐蚀,甚至在碱性溶液中也发生极化腐蚀。

析氢腐蚀:

在酸性较强的溶液中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时放出氢气,这种腐蚀叫做析氢腐蚀。在钢铁制品中一般都含有碳。在潮湿空气中,钢铁表面会吸附水汽而形成一层薄薄的水膜。水膜中溶有二氧化碳后就变成一种电解质溶液,使水里的氢离子增多。这就构成无数个以铁为负极、碳为正极、酸性水膜为电解质溶液的微小原电池。

许多金属之所以在 中性溶液中不发生析氢腐蚀,就是因为溶液中 氢离子浓度太低,氢的平衡电位较低,阳极电位高于氢的平衡电位。但是当选取电位更负的金属(镁及合金)作阳极时,因为他们的电位比氢的平衡电位负,有发生析氢腐蚀,甚至在碱性溶液中也发生 极化腐蚀。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