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舒畅精神愉快的成语

2025-03-18 14:36:4164 次浏览

最佳答案

兴高采烈

【拼音】

xìng gāo cǎi liè 123

【含义】

兴:兴致;采:精神;烈:旺盛。原指文章旨趣很高,文辞犀利。形容兴奋、欢快的样子。

【解析】

“兴高采烈”和“兴致勃勃”都形容人兴致很高。“兴高采烈”强调情绪热烈;“兴致勃勃”强调兴趣浓厚。

【用法】

用于褒义。

【示例】

巴金《春》五:“觉英兴高采烈地跑到石阶上面来。觉群、觉世和淑芬都跟在他后面。”

【出处】

①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体性》:“叔夜俊侠,故兴高而采烈。”

② 清·曾朴《孽海花》第五回:“仑樵谈今说古,兴高采烈。”

【近义词】

① 兴致勃勃

② 兴致勃发

【反义词】

① 无精打采

② 兴味索然

③ 委靡不振

【故事】

 稽康,字皮夜,他是魏晋之间有名的“竹林七贤’之一,风度 翩翩,文才超群,当时便有许多人倾慕他。 稽康一生写了不少诗和论文。他在诗中曾一再提到环境的险 恶。“鸟尽良弓藏,谋极身心危,吉凶虽在己,世路多险峨。”这些诗句 对当时的现实作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 他的论文,则观点鲜明,论点集中,具有根强的论辩力,充满了 对当时社会的揭露和对礼法之士的批判。如他在《养生论》中主张 “清虚静泰,少私寡欲”,批判士族中的人过着“声色是耽”的纵欲生 活,尤其对又想长寿又要享乐这类人的心理刻画更是特别精采。他 说,这类人“欲之患其得,得之惧其失,苟患失之所不至矣。在上何得 不骄,持满何得不溢,求之何得不苟,得之何得不失那!”稽康就是这 样,把魏晋士大夫那种得失急聚、生死无常所产生的极为贪婪的变 态心理一语破的,刻划得淋漓尽致。

 南朝梁著名的文学批判家刘勰在《文心雕龙》评论他“叔夜俊侠,故兴高而采烈。” 原指文章旨趣很高,文辞犀利。现指兴致高,情绪热烈。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