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高考平行志愿填报

2025-04-02 19:19:33102 次浏览

最佳答案

平行志愿是高考录取中的一种新方式,与梯度志愿相比,考生填报的平行志愿(A、B、C、D、E、F等)被视作第一志愿,但它们之间有顺序排列(A、B、C、D等有先后顺序)。录取时遵循"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原则。考生按照投档分数从高到低排列,分数相同时,根据单科分数依次排序。从高到低的排列次序和考生志愿的先后顺序依次检索志愿。当检索到符合投档条件的院校时,即向该院校投档。考生档案一旦被投出,其他志愿将失效,每位考生只有一次投档机会。

平行志愿有两大特点:分数优先和科学公平。在投档过程中,首先进行模拟投档,以降低院校退档风险,提高考生录取率。在正式投档前,分科类(文史类、理工类)进行多次模拟投档,与院校进行信息交互。投档时,根据高校确定的投档比例和考生志愿,将符合条件的考生电子档案投给高校。投档后,如果院校有缺额计划,会公布征集志愿,以便完成招生计划。

平行志愿填报时,考生应遵循"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原则。冲一冲:将有希望但可能够得着的理想学校作为AB志愿。稳一稳:将与自己成绩"门当户对"的学校作为CD志愿。保一保:将比自己成绩稍低点的学校作为EF志愿。各志愿间要拉开梯度,避免定位不准确导致所有志愿落空。最重要的是将最想上的院校放在平行志愿的前列,因为计算机系统会根据志愿的先后顺序进行检索,优先投档到排序在前的院校。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