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的来历和故事

2025-04-17 19:42:0172 次浏览

最佳答案

1、来历:春秋末期,楚昭王在复国归途中经过长江,发现一种白色漂浮的果实,质地微黄,内里红色如胭脂,味道甜美。众人对此物感到困惑,昭王遂派人到孔子处求教。孔子回答:“这是浮萍果,获得它象征国家将迎复兴之兆。”因这发生在正月十五,昭王便下令用面粉仿制此果,并以山楂为馅,煮熟食用以纪念这一吉兆。

2、故事:元宵节据说是汉文帝为了纪念平定吕后之乱而设立的节日。汉高祖刘邦去世后,吕后之子刘盈即位,即汉惠帝。惠帝去世后,吕后独揽大权,将刘氏江山变为吕氏天下。满朝文武,刘氏宗亲心怀不满,但又因吕后的残暴而敢怒不敢言。吕后去世后,吕氏家族感到恐慌,担心受到报复。于是,在上将军吕禄家中秘密聚会,策划叛乱,意图篡夺刘氏江山。这一消息传至刘氏宗室齐王刘襄处,他为了保护刘氏江山,决定起兵讨伐吕氏。在开国老臣周勃和陈平的帮助下,成功解除了吕禄的武装,平定了“诸吕之乱”。平乱后,众臣推举刘邦第四子刘恒为帝,即汉文帝。文帝深知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于是将平定吕乱的正月十五定为庆祝节日,京城里家家户户张灯结彩,以此庆祝。从此,正月十五成为了民间庆祝的节日,被称为“闹元宵”。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