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春节重点知识归纳

2025-05-10 09:13:3599 次浏览

最佳答案

《北京的春节》的重点知识有:解题、生字词、理解词语含义、作者简介和主题思想。

一、解题

题目中的“春节”交代了文章所写的内容。“北京的”起到限制作用,表明作者所讲述的是北京市民过春节的习俗,引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二、生字词

蒜瓣(suàn bàn)展览(zhǎn lǎn)饺子(jiǎo zi)通宵(tōng xiāo)

风筝(fēng zhēng)逛街(guàng jiē)翡翠(fěi cuì)鞭炮(biān pào)

寺庙(sì miào)熬夜(áo yè)麦芽(mài yá)榛子(zhēn zi)

燃放(rán fàng)娴熟(xián shú)蜜饯(mì jiàn)分外(fèn wài)

三、理解词语含义

1、初旬:即上旬,每月的头十天。

2、杂拌儿:掺杂在一起的各种干果、果脯。

3、胶枣:蒸熟的枣儿。

4、空竹:用竹木等制成的玩具,在圆柱的一端或两端安上周围有几个圆孔的小盒,用绳子抖动圆柱,圆盒就迅速旋转,发出喻喻的声响。

5、元旦:旧指农历正月初一。

6、轿车:旧时供人乘坐的车,车厢外面套着帷子,用骡、马等拉着走。

7、娴熟:熟练。

8、残灯末庙:至春节快要结束了。残灯:快要熄灭的灯。末庙:庙会的最后一天。

9、掺和:掺杂混合在一起。

10、万象更新:指事物或景象改换了样子,出现了一番新气象。

四、作者简介

老舍:舒庆春(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字舍予,本名舒庆春,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著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老舍的文学语言通俗简易,朴实无华,幽默诙谐,具有较强的北京韵味。

五、主题思想

这篇散文以时间为顺序,用充满北京味的朴实语言,描绘了一幅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表现了北京春节的隆重与热闹,展示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和美好,表达了作者对新中国、新生活及祖国传统文化的赞美之情。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