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天一色”是汉语成语,可解释为:水光与天色相浑,形容水天相接的辽阔景象。出自唐·王勃《滕王阁诗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在中国传统绘画形式中,把梅、竹合画一幅之上称为“梅竹双清”。但这一称谓起源于何时,是谁先提出的?翻检很多书籍也不能最后确定。早先,无论诗歌还是绘画,都是将梅、竹分而吟咏图绘的。直到元代才有以梅竹为题合吟于一首的诗作,有贡性之的《题翠竹红梅》,有泰不华的《题梅竹双清图》,这是见到最早以双清称谓梅竹的文字记载。从题目看,这是题于画作上的,这说明“梅竹双清”在元代已开始有画家在画。从留下的画迹看,其实从宋代已开始,只是不叫“梅竹双清”,如马麟有《梅花图》,画面上有梅花有竹子,另有宋元(佚名)《梅竹合卷》,这是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将梅竹合画在一起的作品。
2025-08-23
122 浏览
2025-07-26
123 浏览
2025-07-13
123 浏览
2025-08-25
123 浏览
2025-08-24
122 浏览
2025-08-24
122 浏览
2025-08-23
122 浏览
2025-08-24
122 浏览
2025-06-08
123 浏览
2025-06-06
124 浏览
2025-08-25
122 浏览
2025-08-22
122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