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觞曲水的解释

2025-07-21 18:22:21107 次浏览

最佳答案

流觞曲水的解释

古代 习俗 ,每逢夏历三月上旬的巳日( 三国 魏 以后定为夏历三月初三日),人们于水边相聚宴饮,认为可祓除不祥。后人仿行,于环曲的水流旁宴集,在水的上流放置酒杯,任其顺流而下,杯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取饮,称为“流觞曲水”。 晋 王羲之 《兰亭集序》 :“又有 清流 激湍,映带 左右 ,引以为流觞曲水。” 宋 苏轼 《和王胜之》 之二:“流觞曲水无多日,更作新诗继永和。” 冰心 《寄小读者》 二三:“流觞曲水,不但仿古人馀韵, 而且 有趣 。”亦作“ 流杯曲水 ”。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 :“三月三日,士民并出江渚池沼间,为流杯曲水之饮。”亦省作“ 流觞 ”。 宋 欧阳 修 《三日 赴宴 口占》 :“共喜流觞修故事,自怜霜鬓惜年华。” 清 刘大櫆 《游黄山记》 :“巨石镇其 中流 ,平濶如台,其上可布席而坐,其下可流觞。” 朱自清 《潭柘寺戒坛寺》 :“只是流觞亭雅得那样俗,在石地上楞刻着蚯蚓般的槽;那样流觞,怕只有孩子们 愿意 干。”

词语分解

流觞的解释 见“ 流觞曲水 ”。 曲水的解释 古代 风俗 ,于农历三月上巳日上旬的巳日, 魏 晋 以后始固定为三月三日就水滨宴饮,认为可祓除不祥,后人因引水环曲成渠,流觞取饮, 相与 为乐,称为曲水。 晋 王羲之 《兰亭集序》:“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